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諸葛亮卻大肆慶祝,不這麼做還真不行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八回,發生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魏延、王雙和曹真。原文如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且說魏延受了密計,當夜二更拔寨,急回漢中。早有細作報知王雙。雙大驅軍馬,并力追趕。追到二十餘里,看看趕上,見魏延旗號在前,雙大叫曰:「魏延休走!」蜀兵更不回頭。雙拍馬趕來。背後魏兵叫曰:「城外寨中火起,恐中敵人奸計。」雙急勒馬回時,只見一片火光衝天,慌令退軍。行到山坡左側,忽一騎馬從林中驟出,大喝曰:「魏延在此!」
王雙大驚,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於馬下。魏兵疑有埋伏,四散逃走。延手下止有三十騎人馬,望漢中緩緩而行。後人有詩讚曰:「孔明妙算勝孫龐,耿若長星照一方。進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原來魏延受了孔明密計:先教存下三十騎,伏於王雙營邊;只待王雙起兵趕時,卻去他營中放火;待他回寨,出其不意,突出斬之。魏延斬了王雙,引兵回到漢中見孔明,交割了人馬。孔明設宴大會,不在話下。且說張郃追蜀兵不上,回到寨中。忽有陳倉城郝昭差人申報,言王雙被斬,曹真聞知,傷感不已,因此憂成疾病,遂回濟陽。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圍攻陳倉受挫,曹魏又派遣大軍前來增援。諸葛亮遂調整戰術,佯裝伏擊曹軍運糧車,實則偷襲曹軍營寨。曹軍果然中計,大將孫禮、張虎先後被北伐大軍擊敗。奉命追擊北伐大軍的將領王雙也中了諸葛亮的計策,被魏延斬殺。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王雙突然發現魏延出現時的反應,叫做「措手不及」,意為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付。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無名氏雜劇《千里獨行》中的「咱今晚間,領著百十騎人馬,偷營動寨,走一遭去,殺他個措手不及。」
小說中描述的諸葛亮發動第二次北伐,進攻曹魏關中重鎮陳倉,且在久攻不下,這一點是歷史的真實。曹魏派將領王雙增援,結果被諸葛亮斬殺,這一點也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不過在真實的歷史當中,諸葛亮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遠沒有小說中那麼精彩。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為了配合東吳在淮南一線對曹魏展開的攻勢,諸葛亮率領數萬大軍向僅有一千多人的陳倉發動進攻。但在守將郝昭的有效防禦下,諸葛亮卻始終未能如願。就在此時,曹真又率部增援陳倉。諸葛亮無奈,只好撤回漢中。在撤退途中,王雙率部追趕,與北伐大軍交戰,結果被殺。
從整個戰役的過程來看,諸葛亮的數萬大軍圍攻僅有一千人鎮守的陳倉居然無功而返,這足以體現北伐大軍對於攻堅戰缺乏經驗和能力,對於諸葛亮而言無疑是一次恥辱。至於被斬殺的這位曹魏將領王雙,也僅僅是一位默默無名的曹軍將領,他的死也改變不了諸葛亮無功而返的結局,只不過是諸葛亮在撤軍途中的一次微不足道的收穫。
然而,在諸葛亮返回漢中後,卻對此事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和慶祝。據《諸葛亮集》記載,諸葛亮專門在定軍山下「鑄造定軍鼎以記功」。從這一記載可以看出,自從「一出祁山」失利後,蜀漢軍心、民心都非常低落。如果再將攻打陳倉毫無收穫這一事實公之於眾,無疑對蜀漢軍民會造成更大的消極影響。因此,諸葛亮故意誇大了斬殺王雙這個小勝的作用,讓蜀漢軍民認為此次北伐收穫巨大,這也算是不得已而為之吧。
參考書籍:《三國志》、《諸葛亮集》、《三國演義》


※徐庶母親因何被抓,除了和徐庶相關,與諸葛亮也有瓜葛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五九:田豫文武雙全,卻為何未能受到重用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