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罕見—元代釉里紅聞名不如一見

罕見—元代釉里紅聞名不如一見

元釉里紅是陶瓷裝飾歷史上重要發明之一。元代龍紋釉里梅瓶它為釉下銅紅彩繪、拔白、打板、接胎而成,燒成難度大,氛圍特殊性強,應該說元釉里紅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偉大創新。流傳至今的元代釉里紅瓷器也很少,可見它的歷史性、藝術性、珍貴性。釉里紅裝飾瓷的批量生產應是元代,且比元青花出現要早,這是一不爭的事實。釉里紅是以銅元素為著色劑的釉下彩,但銅是非常活躍的元素,窯溫過高過低對呈色影響非同小可。它是將氧化銅先在白胎上描繪各種圖案紋飾,然後罩上一層透明釉,銅在1300度高溫還原焰中發出紅色,它是由氧化銅(黑色)丟失化學價變成氧化亞銅(紅色)的還原過程,如果溫度過高,銅離子衝出釉面揮發出來,造成飛紅,褪色現象。如果溫度低了,不出紅色,成為釉里黑了。在積色地方還會有苔綠出現,這些現象元代乃至明早期常有出現。直到明宣德才基本掌握了釉里紅火候,燒制出比較好的器物。釉里紅由於燒制難,

元代器物比青花少,大約為元青花的十分之一。明初洪武有大量燒造,但前期效果並不理想,常出現溫度過高過低的現象,呈色好的極少。直到永宣時期才基本達到理想紅色效果,如「三魚高足杯」。物以稀為貴,由於釉里紅燒制難也就存世量少,所以拍賣屢創新高,價格是元青花的五倍以上,從傳世和出土的元代釉里紅瓷器來看,雖然在器型、胎釉、和燒造工藝上,與同時期的青花瓷器一樣,但還是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不同:

一、紋飾佈局比較簡單,多層次繁密細緻的紋飾極為少見。

二、紋飾題材相應減少,不如青花瓷器那樣豐富多彩。

三、銅彩料在高溫下容易揮發,因此元代釉里紅紋飾細線條,多有"燒飛"現象。

四、銅彩料在燒成過程中十分敏感,窯室氣氛稍有變異,便不能達到予期效果,所以元代釉里紅瓷器,呈現純正紅色的很少。

五、元代時還不能極其熟練的掌握這種釉里紅燒成技術,因此元代釉里紅瓷器無淡彩,只有一個比較濃的色階,並且紋飾線條以及塊狀塗抹的邊緣,常有不同程度的暈散。

元代釉里紅的釉色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淡青白色,一種是灰白色,都屬於質量較好的影青釉。瑩潤光潔、釉面平整、白中泛青、賞心悅目。

元代釉里紅的裝飾方法也僅有三種,一是釉里紅撥白,既為紅地白色紋飾。二是釉里紅塗繪,既為白地上塗畫塊或片狀的紋飾。三是釉里紅線繪,既是在瓷胎上用線條描繪各種不同的圖案花紋。從簡單到繁雜,由低級到高級推論,釉里紅線繪瓷器要晚於其它兩種裝飾方法。

至於釉里紅的線繪紋飾,與同時期的青花器紋飾相類,尤其是焦葉紋、纏枝菊、蓮花瓣的繪畫特徵,極其明顯。

因為元代釉里紅瓷器較為珍罕,近十數年仿品出現較多,但是破綻較比元青花仿品更易查驗

一是塗抹紅彩死板數塊,無飛白無暈散。

二是撥白及塗抹紋飾均較呆板,無靈氣少神韻。

三是只注重銅紅髮色,怱略了釉面發色,沒有仿出影青釉乳油狀的光暈。

四是器型不準,或僵澀或臆造。

五是胎體或輕或沉,死沉而不是厚重。

六是時代工藝睱疵仿的過於雅嫩,缺乏拈手而來的洒脫氣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歲寒三友 的精彩文章:

TAG:歲寒三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