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曹操到底是漢臣還是漢賊?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曹操到底是漢臣還是漢賊?


廢除三公

建安13年(公元208年),曹操一舉廢除東漢朝廷一直實行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執政制度,恢復西漢實行的丞相執政制,那麼三公執政制和丞相執政制又有什麼區別呢?原來西漢時期的制度基本上沿襲秦帝國的制度,以丞相為政府首腦,類似現在的國務總理。但是這樣一來丞相權力過大,就產生了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為了加強君權,東漢光武帝劉秀立國以後,廢除丞相制,改用三公九卿制。太尉管理太常、衛尉、光祿勛三卿。司徒管理太僕、鴻臚、廷尉三卿。司空管理宗正、少府、司農三卿,原本屬於丞相的權力不僅僅是一分為三那麼簡單,三公名義上是最高級別官員,實際上卻沒有實權,真正權力掌握在尚書台手中。就這樣君權得到極大的提高,而相權消亡。

但是東漢末年,董卓廢除少帝擁立獻帝即位以後,擔任三公之一的太尉,依然不滿足,倒行逆施的恢復丞相執政制,地位凌駕於三公之上,逼迫皇帝任命自己為丞相,享有「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從此以後董卓獨攬大權,此時相權不但得到恢復,而且凌駕在君權之上。但是最少在名義上,具體負責各項事務的九卿依然直接歸屬三公管轄。董卓雖然恢復了丞相制度,卻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背叛光武帝留下的制度而廢除三公。也因此為自己留下了很大的隱患,圖謀誅殺董卓的王允,當時擔任的職務就是司徒。到了曹操掌握權力的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相權,以精簡官製為借口,直接廢除三公,讓九卿直接隸屬丞相管制,等於是直接完全顛覆了光武帝留下的制度。

就這樣整個朝廷的權力完全掌握在曹操手上,臣子寄來的奏摺都的先經過曹操之手,相權已經徹底凌駕於君權之上。既然董卓的行為被公認為漢賊,而遭到各路諸侯的聯合討伐,那麼曹操的行為,比董卓做的更徹底更狠毒,難道就不是漢賊了么?是否如果笑到最後的是董卓,那麼董卓也是漢相了么?難道因為成王敗寇,就說明曹操不是漢賊了么?


四齣征伐

四世三公的袁紹早年謀誅宦官,董卓專權以後又組織討伐董卓,隨後又多次清剿黃巾餘孽,在袁術稱帝以後又大義滅親討伐袁術,可謂為漢室立下汗馬功勞。官渡之戰前夕,袁紹的職務已經是大將軍兼任太尉。就當曹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吧,然而曹操職務尚且不如袁紹,袁紹也沒有表現出不臣之心,曹操有什麼資格討伐袁紹?他與袁紹官渡之戰,使得百姓流離倉庫空虛,這當真是為了天下?曹操討伐徐州牧陶謙,之後對徐州進行了令人髮指的屠城行為。陶謙是朝廷任命的徐州牧,為人又仁義愛民,曹操憑什麼討伐陶謙甚至濫殺無辜?

至於「如果沒有曹操,不知道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這句話就更荒謬了,沒人稱帝不是因為曹操的存在,而是因為董卓、袁術的前車之鑒。當初董卓廢立少帝,遭到天下人討伐。袁術自立為帝,遭到天下人討伐。袁術之後沒人稱帝是因為怕被天下針對,而不是因為曹操的存在。曹操雖然到死也沒有稱帝,但是他兒子曹丕不久以後就逼迫獻帝禪讓。如果不是曹丕稱帝,劉備孫權會相繼稱帝么?名不正則言不順,劉備只有稱帝才能以復興漢室的名義去討伐魏帝,曹操雖然不稱帝,但是卻為其子曹丕稱帝鋪平了道路。曹操生前職務已經是魏王,丞相,加賜九錫,漢高祖劉邦早有祖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光武帝劉秀也早已廢除了丞相制度。在曹操之前加九錫的,就是篡位的王莽。這狼子野心,難道還不明顯么?


衣帶詔書

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三國志

漢獻帝都想用密詔殺曹操了,曹操還能算漢臣?退一步說,就當曹操是漢臣,這古語有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漢獻帝要殺曹操,還需要密詔?可見當時曹操的權力已經凌駕於皇帝之上,別說殺曹操,就是削弱曹操權力漢獻帝都做不到。皇帝本人都想殺了曹操,這樣的曹操,還能稱得是漢臣?如果曹操算漢臣,那司馬懿更算魏臣了。別說他本人,他兒子到死都沒有稱帝呢。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亭殿閣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建議奪取荊州,劉備卻直呼不忍心,背後有何真相?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司馬懿的「千里請戰」背後到底有何陰謀?

TAG:亭殿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