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草原男兒無法抵擋的誘惑竟是一碗馬奶酒?

草原男兒無法抵擋的誘惑竟是一碗馬奶酒?

一位美貌女子在爐火旁燒制酸奶,她既要收拾家務,照顧孩子,還得不忘添置灶火。鍋蓋邊不停溢出白色水珠,悄然無息地流進剛好放在旁邊的碗里,一股特殊的奶香味飄散在空中,頓時吸引到女子。她用蔥白的手指輕輕沾了一點,送到唇邊,只是輕輕抿了下,便有了別樣的、新奇的、飄飄欲仙的感覺。

女子覺得這個東西,甚是奇妙。她偷偷記在心裡,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嘗試,終於製成她認為可以拿得出手的飲品。她在成吉思汗做大汗的慶典儀式上,把自己親手釀造的飲品獻給大汗和將士們,在場的勇士們無不拍手稱道,成吉思汗當即把它封為御膳酒,起名叫賽林艾日哈。

而這個女子便是成吉思汗的妻子。

成吉思汗

雖然這只是一個有趣的傳說,但是奶酒是元朝的御膳酒絕對不假,一年四季喝奶酒更是蒙古族人民的最愛。

今日我們去蒙古族朋友家做客,向你敬獻哈達和奶酒,是最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是蒙古族人對貴客的最高禮儀。奶酒是蒙古族人尊重長輩、客人,悼念前輩和祭祀神靈的信物。用酒表達他們的感情,用酒祈求他們的願望,因而形成敬酒歌曲、敬酒祝詞等。在蒙古族的傳統樂器托布秀爾和蒙古族的傳統舞蹈沙吾爾登中,都有反映奶酒的釀製、飲酒、敬酒的內容。

據專家考證,奶酒起源於春秋時期,自漢便有「馬逐水草,人仰潼酪」的文字記載。蒙古人把馬奶酒作為最重要的飲品,在元朝最為盛行。

馬奶酒也稱為馬酒、馬湩、馬酮、桐酒、乳酒等,蒙古語叫做「額速克」或「忽迷思」,均指用乳品加工成的酒。

馬奶酒

從文獻資料來看,西漢時期,朝廷中有人專管製作馬奶酒,並被封官為「挏馬官」,這些記載分別見於《漢書·百官公卿表》和洪邁的《容齋續筆·漢郡國諸官》中。

為什麼朝廷中沒有製作白酒、黃酒的專職官員,卻獨有掌管製作馬奶酒的官員?這說明馬奶酒必定比其他酒更為珍貴,更為皇帝和貴族所青睞。

關於馬奶酒的原始產地,史書記載不詳,但元代的耶律鑄在詩序中卻給我們提供了一些信息。他在《行帳八珍詩·麆沆》詩的序文中說:「麆沆,馬酮也。漢有『挏馬』,注曰:『以韋革為夾兜,盛馬乳挏治之,味酢可飲,因以為官。』《禮樂志》大官挏馬酒注曰:『以馬乳為酒,言挏之味酢則不然,愈挏治則味愈甘。挏逾萬杵,香味醇濃甘美,謂之麆沆。』麆沆,奄蔡語也,國朝因之。」

簡單來說便是先收集大量的新鮮馬奶,把奶倒入一隻革囊之中,然後用一根特製的棒開始攪拌、搖蕩或撞擊多時。這種棒的下端像人頭那樣粗大,並且是挖空了的。攪拌時,馬奶開始發出氣泡,像新釀的葡萄酒一樣,並且變酸和發酵。繼續攪拌,略加放置,直至能提取奶油。

當品嘗後有特殊的辣味時,便可以喝了。喝到嘴裡,舌頭留有杏仁汁的微苦味,但胃裡卻極為舒服,此時便是已發酵成酒。馬奶酒的酒度很低,估計一般不會超過3度,比較起來,比現代啤酒的酒精濃度還低,它可以作為解渴充饑的營養飲料,但能夠使人喝醉,這種製作工藝傳承至今。

馬奶酒除供日常飲用之外,元朝還特別用於各種祭祀及慶典活動之中。《元史·祭祀志三》中說道:「凡大祭祀,尤貴馬湩。將有事,敕太僕寺挏馬官,奉尚飲者革囊盛送焉。」

《元史》

對於蒙古民族而言,馬奶酒的呈現代表著崇敬的致意,因此要虔誠地貢獻給祖先。馬奶酒除了具有酒的特徵之外,與其他酒品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這種酒含有乳製品的豐富營養,具有充饑的作用,可以當作食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中國史 的精彩文章:

天空是我的舞台:珠海航展單機飛行表演精彩組圖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為何將木屐與神仙故事扯上關係?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