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再現部分造像90餘年前面貌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再現部分造像90餘年前面貌



(原標題: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再現部分造像90餘年前面貌)


新華社太原12月29日電(記者王學濤)

天龍山石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中,始鑿於北朝東魏時期(534年—550年),現存洞窟25座,展現著東魏、北齊、隋、唐、明5個朝代的藝術傑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20世紀20年代,由於「尋寶者」的掠奪和破壞,天龍山石窟大量精品造像流失海外。

2014年,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天龍山文物保管所合作,開始了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項目。目前,芝加哥大學已完成100餘件海外造像數字模型,並交給國內87件。太原理工大學完成10個石窟本體數字掃描,並結合海外造像數字模型實現了10個石窟的數字復原。

項目負責人張曉介紹說,數字復原是個漫長過程,必須要有很強的依據,除查閱文獻、對比老照片外,還要進行專家論證。此外,數字復原時還面臨兩大問題:海外造像與石窟本體連接處破損,無法完全閉合;海外造像與石窟本體保存環境不同,顏色差異巨大。

對此,太原理工大學的團隊一是使造像直接與本體「拼接」,不做修復,保留最真的原始狀態;二是以石窟現狀的顏色為基調,對海外造像進行適當的顏色矯正,使它們協調一致。

在成果展示中,記者看到,第2窟東魏石窟缺失19處,現已數字復原10處;第16窟北齊石窟缺失16件,現已數字復原7處;第8窟隋朝石窟缺失20處,現已數字復原6處。

「天龍山石窟的數字化對於文物保護、研究以及藝術史研究都有重要意義。而數字復原是海外流失文物『回歸』的一種方式,有利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播,以及人們文保意識的提高。」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趙慧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聽濮存昕讀美文,用一種叫「美感」的東西抵擋生活的庸常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