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生母含冤被殺,可是女王卻不給生母平反,連改葬都沒有
安妮博林是殺妻狂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也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生母。亨利八世用私通罪把風姿綽約的嬌妻安妮博林送上了斷頭台,可是這真是冤枉了安妮博林,安妮博林雖然是一個狠毒小三,還虐待前王后的女兒瑪麗公主,可是她並沒有做過背叛國王丈夫的事。
在被砍頭前夕,安妮博林大大讚揚了丈夫國王亨利八世,說亨利八世仁慈賢明,溫文爾雅,是最偉大的王,最仁慈的王,最公正的王……。這真是奇怪,她應該怒斥亨利八世冤枉了她,殺害了她,簡直是最殘酷的王。可是她沒有。這當然是大有原因的。
安妮博林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當時才三歲,安妮博林大大讚揚亨利八世,應該是為了年幼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希望亨利八世善待伊麗莎白公主。
可是等到年輕的伊麗莎白公主登基成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她不但沒有給生母安妮博林平反,也沒有給安妮博林改葬,安妮博林的屍體(頭與身體)還是孤零零地被放入一個柜子,埋在倫敦塔的教堂中。
這是為什麼?當然是有原因的。首先,伊麗莎白一世和其生母安妮博林沒有感情,安妮博林被砍頭時,伊麗莎白一世才不過三歲,她應該對安妮博林沒有什麼印象,甚止連安妮博林長得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其次,安妮博林聲名狼藉,在民眾眼裡,安妮博林是趕走仁慈的前王后的狠毒小三,安妮博林不是王后,而是御用女(表)子。而女王伊麗莎白是一個非常冷靜的君主,她不想讓生母安妮博林的壞聲譽影響到自己,所以她終身都不提安妮博林這個人,這就是希望大家忘記她是安妮博林的女兒。
第三,安妮博林曾經虐待過前王后的女兒瑪麗公主,而瑪麗公主後來成為英國女王瑪麗一世,伊麗莎白一世的王位就是瑪麗一世傳給她的。
瑪麗一世是伊麗莎白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本來瑪麗一世和妹妹伊麗莎白一世一起失去公主地位,相依為命過了很多年,可是伊麗莎白是安妮博林的女兒,瑪麗一世看到妹妹伊麗莎白一世就想起安妮博林對自己的虐待,這讓本應該很親密的姐妹關係變得畸形。
最有意思的是,伊麗莎白一世臨終之時,要求和瑪麗一世葬在一起。上面的墓志銘是這樣寫的:「王國與墳墓的結合,我們長眠於此,伊麗莎白與瑪麗兩姐妹,等待著重生。」
伊麗莎白一世是不可能給生母安妮博林平反改葬的,在她心裡,安妮博林是一個污點,而她的親人是她姐姐瑪麗一世。


※她難產身亡導致叔叔們紛紛結婚,後來她的堂妹成了英國女王
※他無法痛打談戀愛的前妻,卻後妻的挑唆下,狠狠毒打了女兒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