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茶是恩師,茶如慈母

茶是恩師,茶如慈母

茗星隕落

2016年10月27日那天早上,杭州的同學傳來信息:「中國著名的茶葉品質化學研究專家,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原院長、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原主任駱少君老師,於當天的零點十分與世悵辭。」

那天,我正乘坐高鐵,由武夷山趕往山東濟南參加「第四屆中國茶葉博覽會」。

噩耗傳來,茶界哀慟。又一位茶界巨星離我們而去,令人感到無比的沉痛與惋惜。

一路上,我滿腦子不斷重現的都是她的身影、她臉上掛著的慈祥笑容,還有她對我們這一代茶人的諄諄教誨。

低調的茶人

記憶中的駱老,有著高大的身材,寬厚的肩膀,矯健的身姿、還有那為茶事操勞生就的斑駁白髮。

她身著一件灰色的格子西服,一條已經有些泛白的牛仔褲,一雙極其普通的布鞋。

她臉上無時不刻帶著慈祥的微笑。

她說話的聲音不大不小,語速中等,字字清晰,她談笑風生,笑聲爽朗。

她毫無架子,無論是規模茶企的 老總還是普通茶人、茶農,與他們交談茶事、家事總是以一種慈祥的長者或同行的姿態。

她是中國茶葉專業的巨人,全國政協第九、十、十一屆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她受到過鄧小平主席、李鵬總理等多位中央領導的接見。

她曾留學日本靜岡大學,留學歸國後積極開展了國際合作研究,創建了我國茶葉香氣化學實驗室,先後在國際學術會議及學刊上發表了30餘篇研究報告,並運用茶葉香氣化學基礎研究的結果,革新了茉莉花茶的加工工藝。由她主持完成的「花茶窨制聯合機」、「花茶香氣的研究」分別獲得了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

她參編多本專著,並在美國化學會出版的茶葉專集《世界茶》,日本出版的《即將到來的茶葉世紀》中編著了中國茶部分,主編《飲茶與健康》,牽頭編定國家職業技能教材《評茶員》。

駱老對中國茶界的貢獻很大,名望很高,但就她那簡樸的衣著、謙遜的語言,隨和的性格,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她是植物種植學專家或是地質學專家什麼的。

貼切地說,駱老就是茶,就是那中庸的武夷岩茶,其外表樸實、內涵豐富,品具岩骨花香之甚,有著無以倫比的高貴。

茶和天下

我與駱老接觸的時間不算多,但彼此間的印象卻是深刻的。

2010年12月份,通過茶葉專家葉興渭推薦,我去杭州中茶院學習茶葉審評學術與實操,在那裡我們待了一個多星期。

駱老和葉老都是茶葉戰線上的老專家,多年的工作交集,彼此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因為葉老的推薦,駱老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照,在那期間,她像一個慈母般常常對我噓寒問暖。

說起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的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站,還是由駱老牽頭創辦的。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國家對國營企業的體制進行改革,大多數的茶企被變賣,企業員工被買斷身份,許多茶企新老員工、技師紛紛下崗,這些下崗員工將面臨著再就業的難題。想到這些,她憂心忡忡,為了讓這些人有更好的出路,她頂著壓力,克服困難,帶頭組建了我國茶界第一個職業技能鑒定站,辦起了全國第一個茶葉職業技能培訓班。

說起辦班的目的,駱老是這樣想的:「我當時有兩個目的:第一是讓老工人、老技師得到社會肯定,有用武之地;第二,希望通過培訓,有人願意接班。」當時因為很少有人表態支持,企業不願出費用,她一咬牙,由茶研所出路費,召集了十幾個茶廠員工,為他們培訓了十多天,並頒發了相應的證書,這些員工專業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後,能夠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也更加被私企重用,消息一傳開,培訓機構的名聲傳了出去,接著參加培訓的人就漸漸的多了起來。

後來,駱老又決定把武夷山作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閩北工作站的基地,開辦的培訓班,一方面把外麵茶葉市場發展趨勢以及產品需求信息傳遞到武夷山,另一方面,通過培訓提升大家的專業素質,讓武夷岩茶更好地保持傳統製作技藝,進一步提升茶葉品質,從而更好地佔領市場的至高點。

課上,駱老為我們講了一個上午的以「茶和天下」為主題的課件。在她畫的一副畫中,一位穿著「茶」字綠背心的小女孩抬舉雙手放飛「新時代曙光」的鴿子,其後引來了「健康」與「文明」的兩隻小鴿子。

她說:「大家聚在一起喝茶,心境平和,聊茶、談文化、談藝術、談人生等等,大家都舉止彬彬有禮,社會就和諧了。」

她說:「一家老少在一起泡茶、喝茶、往往有一個交流的共同話題,也能減少代溝,茶給全家帶來溫馨,也就帶來了和睦。」

她說:「只要有茶,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人,就可以坐到一塊,成為朋友,一團和氣。」

她說:「茶有許多保健功能,能排毒養顏,令人氣和血順,喝茶能使人精神煥發、心情愉悅,是個人收益」

當說到喝茶能使人愉悅時,她特別提到了武夷岩茶的岩韻。有同學就問了:「老師,您說說看,岩韻是什麼味道,如何辨別武夷岩茶有沒有岩韻。」她風趣地回答:「大家是不是都吃過蘿蔔,能說出蘿蔔是什麼味道嗎。」大夥有說甜的、有說香的、有說辛的,說完後課堂上一片寂靜,大家都等駱老給出標準答案。她又說:「蘿蔔,我們都經常吃,所以我一提到蘿蔔,大家馬上想到了蘿蔔的形狀,回味起它的味道,但又說不好其中滋味。」她又接著說:「岩韻也好、觀音韻也好,都是專業茶人對茶葉品質特徵的概括性名詞,是以各特定產茶區域茶樹品種、茶樹種植環境、種植方法、茶葉加工方法等綜合因素所產生的茶葉特性,在審評過程中,用感官通過八項因子審評法,不斷比對,總結,最終將它們獨特的韻味提煉的貼切名詞。反之,大家要通過茶葉審評,不斷比對、總結,結合茶葉產地、茶樹品種、種植環境、種植方法、茶葉加工方法等去領會岩韻。」

禪茶一味

接著駱老又講到了「茶與和平」,她說:「我走到哪都帶著茶,通行無阻,我在世界各地得到無數禮遇,我三次走進西藏,去布達拉宮時就受到最高禮遇,進入了別人無法進入的宮殿底層。」

駱老先後出訪過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日本、韓國、南非、肯亞、土耳其、新加坡等多個國家開展茶文化的傳播、交流;多次受邀作為主評參加全國性的評茶大賽,多次在國際、國內茶葉學術研討會上作專題報告,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茶葉技術委員會的國際標準制定工作會議。

是啊,駱老走到哪總會將她一身的茶氣帶到哪、將茶產業的信息帶過去,將一班專家帶過去,她是茶的使者。

她每到一處,都會有人送給她當地最好的茶葉,而她,從不吝嗇,又轉送他人,她送的不僅僅是茶葉,送的是異地的消息,異地的茶文化,是她讓各大產區的茶人學會了包容,讓大家知道中國的茶葉都好,不分區域、不分茶類、不分品種。

因為帶著茶,駱老每到一處,關係都搞得很融洽,於是她獲贈南極的隕石,尼羅河、恆河、亞馬遜的沙子和水,她將這些帶回了國內。

2008年,以「緣結武夷,茶和天下」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武夷山)國際禪茶文化節在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舉行。駱少君再次應邀參加活動。她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又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茶葉專家,她將禪茶一味融入的日臻完美。活動中她與高僧大德一起為「大紅袍祖庭」揭碑,並且揮毫寫下了耐人尋味的「禪茶一味興中華」幾個大字。

她毫不吝嗇,將珍藏了32年的千兩茶,還有南極的隕石,尼羅河、恆河、亞馬遜的沙子和水悉數贈送給天心永樂禪寺,這些無價之寶被封存在瑞應塔下,永遠守護著這方熱土,護佑著武夷山的茶業蒸蒸日上。

高瞻遠矚

受公司的委派,我參加了這次禪茶文化節,在天心寺舊址的禪茶居,我拜會了駱老。當時他正和著名學者孫紹振夫婦、武夷山原政協主席蕭天喜、著名文學家邵問津談笑風生。恰巧還有一個位子,駱老招呼我坐了下來。

她說:「武夷岩茶歷史悠久、品質上乘,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我發現全國喝岩茶的、認知岩茶的人還不算多,甚至有些少,我覺得有一個方法可以借鑒。」她接著說:「普洱茶的名氣現在就很大,全國人民都愛喝普洱茶,關鍵就是他們善於炒作。」

「那炒作好嗎」有人問。

她回答說:「適度的炒作是可以的,但不能太過,不僅我們中國,全世界的營銷方案里都有炒作策略。消費者是各有所愛,我們得去迎合消費者的獲得感,只要消費者放心、安心、開心那就可以了。從另一方面講,有錢的人來品茶、玩茶、炒茶這也是好事,可以讓大家生活變得更有情趣,又獲得成就感。」

她說:「酒香也怕巷子深,武夷岩茶必須得炒,你們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她說:「炒作一定要合理、合法,茶葉的食品安全和茶葉的品質一定要把控好,不要讓人乘炒作之機將假冒、偽劣都充斥進來,來攪局,來侵害消費者利益。」

她說:「武夷岩茶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場,而應呼喚市場、主導市場,這是要講策略的,企業間要相互團結,大局為重,不要以量取勝,而應在提高品質的基礎上,提高產品的性價比,為市場服務。」

她說:「武夷山的茶葉之所以這麼好,是因為茶樹資源已經進化、優化了許多世紀了,製作技藝已經傳承了無數代人,其獨特的品質以及文化內涵是不能被替代的,所以不用隨意地增加茶樹品種,不必刻意地改變老祖宗傳下來的製作工藝,隨意改變加工工藝,品質變了,韻味自然就少了。」

當我們為她的高瞻遠矚而鼓掌時,她說「所有這些,我都是從大家那學來的,真正懂茶的人是當地的老茶農老技師,它們接地氣,和茶農在一起能學習到茶的知識。

多麼樸實謙虛的話啊!

茶如慈母 人如茶

在杭州學習審評實操時,駱老一再交代我們:「現在流行喝古樹茶、野茶,但千萬要記得,那些完全野生、從來沒有採摘過的野茶我們已經檢測過了,是有毒的,剛發現的野茶要先人工管理一陣子,等它毒素降解了才能採用。」

學習黑茶審評時,我問駱老茯磚上面的「金花」如何生成的,於是她為我解析了「金花」生成的過程。接著,我悄悄地問她:「能給我一小塊么。」她用小張的牛皮紙包了大約十克的茶塊給我,並且悄悄對我說,拿去吧,待會兒可別跟人說,她的風趣,讓人倍感親切。

晚上是論文答辯課,我將寫好的論文《武夷岩茶的感官審評方法》向專家們讀了一遍。

駱老不是很滿意,會後,她特意為我題了三句話以資勉勵--「茶是恩師、茶如慈母;真是看不透、學不盡、愛不夠;希望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

駱老走了,她的肺腑之言「茶是恩師、茶如慈母」在茶人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是的,茶教會了我們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茶關愛著我們,讓我們學到了感恩,感恩這位慈祥的茶界巨星。

她就是茶的化身,就是恩師,就是慈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葉點評網 的精彩文章:

白茶的栽培
楊應傑:緊壓白茶知識

TAG:茶葉點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