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歲月鐘聲 |汪曾祺

歲月鐘聲 |汪曾祺

歲月鐘聲

汪曾祺

我讀的小學是縣立第五小學,簡稱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邊,對面是天地壇。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氣,東來鄰寺疏鍾,看吾校巍巍峻宇,連雲櫛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塵囂遠,無女無男教育同。桃紅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濟濟坐春風。願少年,乘風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巍巍峻宇」,「連雲櫛比」,實在過於誇張了。但記憶中學校門外的地勢確比校內高,進大門,要下一個慢坡,慢坡是「站磚」鋪的。不是筆直的,而是有點彎。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對這道彎彎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筆直的,就沒有意思了。

慢坡的東端是門房,同時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職務是搖上課 鈴、下課鈴。這間小屋原來蓋了是為了當門房即傳達室用的,但五小沒有什麼事可傳達,來了人,大搖大擺就進來了,詹大胖子連問也不問。這間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裡坐著,看看鐘。他屋裡有一架掛鐘。這學校有兩架掛鐘,一架在教務處。詹大胖子一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上這兩架鐘。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後才去開大門。他看看鐘,到時候了,就提了一隻鈴鐺,走出來,一邊走,一邊搖:叮噹,叮噹,叮噹……從南頭搖到北頭。上課了,學生奔到教室里,規規矩矩坐下來。

每逢國文課都是要背誦的。一年級開頭是「大狗跳,小狗叫」,後面有《詠雪》這樣的詩:「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蘆花都不見。」我學這一課時才虛歲七歲,可是已經能夠感受到「飛入蘆花都不見」的美。我現在寫散文、小說所用的方法,也許是從「飛入蘆花都不見」悟出的。我覺得那時的語文課本有些篇目是選得很好的。

後來,有一班畢業生湊錢買了一口小銅鐘,送給母校留紀念,詹大胖子就從搖鈴改為打鐘。一口很好看的鐘,黃銅的,亮晶晶的。銅鐘用一條小鐵鏈吊在小操場邊的梧桐樹上。銅鐘有一個鎚子,懸在當中,鎚子下端垂下一條麻繩。詹大胖子扯動麻繩,鍾就響了。鐘不打的時候,繩繞在梧桐樹榦上,打一個活結。

梧桐樹一年一年長高了。鍾也隨著高了。 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詹大胖子還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樹。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樹來很賣力,他好像跟冬青樹有仇,又好像很愛這些樹。

詹大胖子還給校園裡的花澆水。

秋天,詹大胖子掃梧桐葉。學校有幾棵梧桐。颳了大風,颳得一地的梧桐葉。梧桐葉子幹了,踩在上面沙沙地響。

詹大胖子還做什麼事呢?他給老師燒水。燒開水,燒洗臉水。教務處有一口煤球爐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爐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噠忽噠地扇。煤球爐子上坐一把白鐵壺。

他還幫先生印考試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機滾子,先生翻頁兒。考試卷子印好了,就把蠟紙點火燒掉。燒油墨味兒飄出來,坐在教室里都聞得見。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學生家去送成績單。全校學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績單裝在一個信封里,信封左邊寫著學生的住址、姓名,當中朱紅的長方框里印了三個字「貴家長」。右側下方蓋了一個長方圖章「縣立第五小學」,學生的家長是很重視成績單的,他們拆開信封看:國語98,算術86……看完了就給詹大胖子酒錢。

詹大胖子和學生生活最最直接有關的,除了搖上課鈴、下課鈴,——打上課鐘、下課鐘之外,是他賣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壞,他的糖比外麵攤子上的賣得貴。但是五小的學生只好跟他去買,因為學校有規定,不許「私出校門」。

校長張蘊之不許詹大胖子賣糖,把他叫到校長室訓了一頓。校長對學生說:學生在校不許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衛生;他賺學生的錢,不道德。 

但是詹大胖子還是賣,偷偷地賣。他搖下課鈴或打上課鐘的時候,左手捏著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學生要買糖,走近來,他就做一個眼色,叫學生隨他到校長、教員看不到的地方,接錢,給糖。

五小的學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買過糖。他們長大了,想起五小,一定會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賣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這樣,一年又一年,過得很平靜。

詹大胖子的鈴搖著搖著,鍾打著打著,我們便長大了,便到了小學高年級了。

教五年級國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歡我,我的作文幾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響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歸有光的幾篇代表作。歸有光以輕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物,親切而凄婉。這和我的氣質很相近,我現在的小說里還時時迴響著歸有光的餘韻。 教六年級國文的是張敬齋,張先生據說很有學問,他教我們《老殘遊記》,講得有聲有色。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使我對濟南非常嚮往。

我對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學,暑假、寒假還會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處長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後,我到學校去,大門沒有鎖,輕輕一推,開了。沒有一個人,連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萬籟俱靜。我一個人踏雪走了一會,心裡很感傷。

我十九歲離鄉,六十六歲回故鄉住了幾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麼也沒有了。承天寺、天地壇,都沒有了。五小當然沒有了。

這是我的小學,我親愛的,親愛的小學!「願少年,乘風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長按

二維碼

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的精彩文章:

那些寂寞的花朵
爭名奪利幾時休?

TAG: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