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史記·貨殖列傳》中的10句經典名言,值得反覆品讀

《史記·貨殖列傳》中的10句經典名言,值得反覆品讀

《史記·貨殖列傳》是西漢司馬遷編撰的,其中描述秦漢之際的社會經濟狀況、物質生產和商業活動,以及社會道德。

一、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百里、千里:均為虛數,形容很遠。糴:買進糧食。不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販賣柴薪,不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販運糧食。說明經營者不要長途販運利薄的商品。

二、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如果沒有商人,就會使得三寶(糧食、物品和財富)就會斷絕不流通。如果掌管山澤的人不去開發資源,那樣財富就會變得匱乏。

三、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自身貧窮去求得富有,從事農業不如從事工業,從事工業不如經商。

四、富無經業,則貨無常主,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經商致富但是卻沒有固定的行業,這樣財貨就不會一直屬於自己。對於那些有能力的人,財富就如同車的輻條一樣,圍繞在車軸的四周,沒有能力的人,財富就像瓦片一樣,容易消失。

五、夫歲熟取谷,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帛:泛指絲織物。絮:粗絲綿。食:糧食。莊稼成熟的時候,糧食就便宜,就應當收進穀物,出售絲漆;蠶繭收穫的時候,絲物就便宜,就應當買進絲帛,賣出糧食。說明經商應注意物價的變化。

六、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熙熙:和樂的樣子。壤:眾多的樣子。天下人民和樂,都是因為利益。眾多的人們來來往往,也都是為了利益。

七、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此其大經也。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沒有錢財,應當努力的去創造財富,等到稍微富有之後,就需要用智慧去創造財富。等財富再富有一些,就應當靠爭取時機,這就是經商的常理。

八、淵深而魚聚之,山深而獸往之。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水深了之後,魚就會聚集過來;山中樹木茂密,百獸就會前往。這句話是用來比喻君主如果能夠布施仁政,人民便會歸附。

九、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當商品價格很高的時候,就要像糞土一樣拋售它們。當商品的價格很低的時候,就要像珍寶一樣購買它們。

十、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貴:價格上漲。賤:價格下跌。商品漲到極高點的時候,就會下降。當商品降到最低點的時候,價格就會上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儒堂 的精彩文章:

關於積德行善的8句話,看後恍然大悟!
《晉書》中的9句至理名言,簡短精闢,看完讓你受益匪淺

TAG:素儒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