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脾胃越調越虛?原因可能在這裡!

脾胃越調越虛?原因可能在這裡!

提起祛濕氣,很多人都會想到濕漉漉的春天和夏天。冬天這麼乾燥,補水還來不及,還祛什麼濕氣呀?

可事實是,在這個乾燥的冬天,一樣要注重給孩子健脾祛濕。

一、冬天為什麼要祛濕氣

什麼是濕氣?

濕氣分外濕和內濕。

外濕,指的是自然界潮濕、居所的潮濕等;內濕,則是脾虛的病理產物。

脾的功能是運化食物和水。脾胃功能正常的孩子,水分都會被運化成津液,再由腎臟蒸騰分布到各個地方。

脾胃虛寒的孩子,運化功能受損,沒被正常運化的水分,就變成了濕氣。

脾胃越調越虛?原因可能在這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濕氣遇上寒,變成寒濕;遇上熱,變成濕熱;遇上風,還會變成風濕;有濕氣的孩子,調理起來往往會更慢一些。

總結一下就是:脾虛會影響水分運化,能被正常運化的都叫津液,不能被正常運化就變成濕氣。

冬天乾燥,也要祛濕?

冬天只是外濕的因素減少了,可內濕的因素一直在。我們每天吃喝進去的水分,都在由脾運化。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脾胃虛寒,所以冬天也應該注重祛濕。

脾最怕濕,中醫上有個說法叫做水濕困脾。孩子天生脾常不足,餵養不當就很容易造成積食、脾虛。

脾胃越調越虛?原因可能在這裡!

脾虛會出現水濕運化異常,水濕堆積過多又會把脾困住。脾虛導致濕氣,濕氣讓脾更虛,形成惡性循環。

脾胃虛寒的孩子,身體里指不定堆積了多少陳年水濕。冬天孩子老愛生病,也不能忽視了濕氣這個問題。

二、濕氣重有什麼表現?

孩子到底有沒有濕氣呢?今天就教你簡單幾招,讓你在家就能看出來!

看眼袋

眼睛周圍的皮膚是最薄的,當身體里水濕堆積的時候,就會先在皮膚最薄的地方堆積,產生浮腫形成眼袋。

你看孩子有眼袋了還以為是沒睡好,其實那是有濕氣的表現。

看舌苔

舌苔能很好地反應孩子身體狀況。濕氣重的孩子,舌苔一般會變得白厚或黃厚。

脾胃越調越虛?原因可能在這裡!

脾胃越調越虛?原因可能在這裡!

有些孩子還表現為胖大舌,舌頭兩邊有齒痕,齒痕越深濕氣也越重。

看大便

濕氣不僅僅會停留在眼袋上,還會向下遊走。那時孩子的大便就會出現黏膩,粑粑黏在馬桶上沖不幹凈的,多半都是有濕氣。

看濕疹

濕疹,就是體內濕氣滿溢的表現,濕氣已經多到要通過皮膚髮疹子才能釋放。

很多孩子一出現濕疹,家長就只顧著打針用藥,忽略了脾虛和濕氣的問題,才會導致濕疹反反覆復。

看起床氣

濕氣重的人,往往會覺得睡不醒,起床的時候總有昏昏沉沉的感覺。孩子不善於管理情緒,就可能會直接表現為起床氣。

以上這些方法也同樣適用於大人,寶媽觀察孩子的時候也可自查一下。

三、祛濕可以這樣做!

單獨的祛濕或健脾,都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所以祛濕氣的同時,一定要兼顧健脾。

保持運動

運動到微微出汗,是不錯的排濕方法之一。但眼下還是冬天,不建議孩子玩得太瘋,津液丟失太多對身體是不好的。

盡量給孩子穿通氣性比較好的衣服,出汗多時要及時把衣服換掉,不要起了反作用,又被寒濕所傷。

選擇合適的食物

濕氣和脾虛離不開關係,脾虛和吃離不開關係,所以吃對東西很重要。

有濕氣的孩子,要少吃生冷寒涼和難消化的食物。梨、香蕉、西瓜、魚蝦蟹、肉類這些,都應該少吃。

健脾祛濕的食物,到是可以適當的多吃一點。山藥、茯苓、薏米、板栗、小米、蓮子,但不要天天吃或吃太多。

脾胃越調越虛?原因可能在這裡!

茯苓粥

食材準備:

茯苓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茯苓清水沖洗,與大米一同下鍋熬粥即可。

適合1歲以上孩子和大人喝。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 兒康堂育兒,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