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胸悶胸痛忍4天,壯年男子險害死自己!這個病不能拖!

胸悶胸痛忍4天,壯年男子險害死自己!這個病不能拖!

剛剛過去的11月20日

是全國「心梗救治日」,

它的寓意是:

希望公眾牢記心梗急救的兩個「120」:

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

確實,心肌梗死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一旦青壯年突發心梗,

往往病情甚至發生猝死的幾率

都會比老年人高

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心肌梗死,不再是一個「高齡專屬」名詞,

病魔其實就潛藏在你我左右。

最近,中山六院心內科就救治了一位30多歲的青壯年男子,因為胸悶胸痛四天以為沒事忍著,嚴重耽擱了病情,差點走入鬼門關。

對於這位「急性廣泛前壁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過程,是怎麼的緊急萬分,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緊急會診!緊急會診!

「您好,心內科嗎?這裡是急診科,有一名38歲的男性患者,胸悶、胸痛4天,加重伴氣促1天,現病情危重,請求緊急會診!」

隨即,一份心電圖出現在胸痛中心會診微信群。心電圖提示V1-V5廣泛ST段弓背抬高,這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來不及放下手機,中山六院心內科歐毛德主任立即趕往急診科會診。

危急的心電圖

原來,該患者吳先生(化名)其實早在4天前即感胸悶胸痛不適,當時於診所就診後,醫生已建議至上級醫院就診。但吳先生自覺無大礙,秉著「沒大毛病就別去醫院」的想法,這一拖卻險些釀成大禍。

此時,他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胸痛,不僅面色蒼白,而且四肢濕冷,呼吸困難,心率飈到了125次/分,指尖血氧卻降至82%,雙肺可聞及濕羅音,心律更是呈奔馬律,種種體征都已徵兆著他的心肌其實早已嚴重受損!

根據多年臨床經驗,歐毛德考慮患者「急性廣泛前壁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非常大,刻不容緩,立即通知心內科導管室行急診PCI治療。

暗紅色的「致命警告」

心內科立即啟動導管室,由程康林主任帶領的介入團隊馬上準備就緒。當病人送至導管室時,病情依然十分緊急,血氧繼續下降至74%,心率持續增快,瞬間導管室氣氛凝重起來,彷彿連血液在管中汩汩流淌的聲音也幾近可聞。

由於病情危重,程康林建議立即給病人行主動脈球囊反搏術,幫助改善休克狀態。誰知,一針下去,動脈竟然射出了根本不該存在的暗紅色血液,這個可怖信號,提示了患者氧合能力可能已降至了最危險的邊緣!

面對如此危急的局面,最壞的情況是病人隨時可能需要氣管插管。而冠狀動脈造影術顯示的結果更加令人揪心:光是左冠狀動脈造影就已提示前降支近段起完全閉塞。原本常規情況下,還需要做右冠狀動脈造影,但在患者生命已然急速流逝的當時,程康林當機立斷:「不需要右冠造影了,立刻行介入治療術!」

「給我指引導管,馬上行介入治療!」

「立刻給靜脈使用多巴胺!」

「病人病情加重,馬上通知家屬到位,再次告知病情,我們繼續手術!」

「病人血氧進行性下降,立刻通知麻醉科到位,以防萬一準備氣管插管!」

導管室內,鏗鏘有力的指令在迴響,心內科醫護人員的治療緊張卻進行得有條不紊。一個又一個的險境不斷出現,但醫生的手仍然堅定果決,為每一次生命的跳動斬開攔路荊棘。

支架置入前的謹慎穿刺

靜脈注入多巴胺

小心置入鞘管

當球囊擴張了閉塞病變,置入支架後,患者冠狀動脈血流明顯改善了。看著患者很快癥狀緩解,呼吸逐漸平順,血氧逐漸上升到安全水平,所有人都長鬆了一口氣:終於避免了氣管插管這個不得已的選擇!

求診須及時,「賴病」要不得

在支架成功先行置入,穩定住患者生命體征後,醫生們繼續為患者完成了右冠狀動脈的造影,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原來,他的右冠狀動脈已經完全閉塞——病情為何如此兇猛危急的真相終於大白,幸好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成功,這名患者得救了。

右冠狀動脈也已經完全閉塞

術後完全暢通

在全體醫務人員的全力營救下,這場「驚心」手術最終成功順利結束,病人也安返病房。心內科與急診科的及時溝通,對於病情的準確判斷以及醫務團隊的默契協作,缺一不可的三者,扭成一股堅韌的「救生繩」,從懸崖邊沿拉回了患者寶貴的生命。

但是,這也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心肌梗死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病」,如今隨著生活節奏變快,生活壓力也隨之加大,導致心肌梗死患者群體有越發年輕化的趨勢。

程康林指出,很多人都會有一個認知誤區:年輕人恢復力強,更能抵禦病魔侵襲,但實際上,年輕人一旦突發心梗,往往比老年人更危重。這是因為,年輕人通常無心絞痛等心肌缺血預適應,而且相比老年人而言,年輕人心肌需氧量較大,發生心梗後起病急、癥狀險、且多無先兆不適、早期猝死率較高。因此,一定要及時求診就醫,莫要掉以輕心!

為什麼心肌梗死越來越年輕化?

心肌梗塞,是指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使供應心臟肌肉的血液和氧氣中斷,造成心肌受損甚至壞死,使得心臟收縮功能變差,容易造成心臟衰竭的變化。

程康林解釋到,如今中青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壓力增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行業競爭機制不斷加強,中年輕人在社會、家庭及工作崗位上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2.體力勞動減少:科技不斷進步,人們的體力勞動得以大大為減少,但隨之而來的「富貴病」如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3.飲食及環境污染:膳食結構的變化及環境污染的侵害,也容易引起血管、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生理機能紊亂。

以上種種因素長期疊加,極易導致心臟的血管壁內皮損傷、血管內膜逐漸增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明顯加快。除此之外,許多年輕人不以為然的持續熬夜、過度疲勞、嗜煙酗酒、不規律飲食等不良習慣,其實會引發血管持續痙攣收縮、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終導致突然出現血管閉塞、心肌梗死。這樣的突發起病越來越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5點防範心肌梗死

程康林建議,防範突發心肌梗死,日常生活中可多注重以下幾點:

1.戒煙限酒:吸煙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易引發血管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另一方面,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2.提倡健康飲食:遵循「四少三多」的原則,少糖、少鹽、少脂肪、少澱粉;多蔬菜、多水果、多蛋白質。避免暴飲暴食。

3.積極運動鍛煉:避免久坐,可考慮散步、游泳、快走、打太極拳等運動。比如游泳、快走等,都是能鍛煉心血管的方式。

4. 定期體檢:尤其是都市白領群體,要注意定期檢測血壓、血脂、血糖、尿酸,控制體重,發現問題及時就醫。

5. 自我減壓:雖然從健康角度出發,適當的壓力能調動人體的機能和神經系統積極運轉。但是壓力不能太大,不能持續時間過長。張弛有度的生活節奏,規律的生活作息,對緩解壓力都有幫助。

當然,掌握

心肺復甦的急救技能,

也是必不可少的,

畢竟,

行走江湖,

技多不壓身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原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42歲男子突發心梗,該犯的「危險因素」都犯了……
痛心!30多歲男子 沒來得及手術突然倒在醫院大廳!再也起不來了……

TAG:中原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