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迎戰寒潮天 電力巡檢機器人強勢出擊

迎戰寒潮天 電力巡檢機器人強勢出擊

近年來,隨著生產自動化需求的不斷提出,機器人產業迎來了迅猛發展,在「機器換人」趨勢不斷從生產領域向生活、服務領域拓展延伸的情況下,機器人應用狂潮日益加劇。在電力行業之中,如今機器人就成為了巡檢運維的主力,支撐著我國電力系統的平穩發展。

寒潮天為國內電網保駕護航

近日,相信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劇烈降溫和強烈寒意,這是因為一股強冷空氣正由北至南席捲而來,全國正在進入「實力派」寒潮的籠罩之中。

據24日中央氣象台發布的寒潮藍色預警信息顯示,今年的這波「跨年寒潮」不僅持續時間場,而且降溫影響大,國內大部分地區將進入冰雪天,雪線可能抵達浙江南部至江西中部一帶。

寒潮持續期間,強冷空氣所帶來的劇烈降溫,將迫使各地的供暖系統加大作業,這對電力公司的電網負荷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保證電力系統在寒潮期間的正常運行,以及滿足寒冷天氣下的電力供暖需求,機器人開始受到越來越多電力公司的青睞,逐漸成為電力巡檢的神兵利器。

目前,國網上海電力公司就已經出動了智能巡檢機器人,通過與換流站運維人員的協同合作,一起承擔起了對電網設備的巡檢工作。在「拉網式」隱患排查之下,機器人針對性地完成了防寒、防凍、防火、防風、防小動物、防舞動等專項檢查,有效加強了對重載線路和高負荷設備的跟蹤監測,實現了對電網安全和運維情況的及時保障。

機器人電力巡檢成大勢所趨

其實,機器人助力電力巡檢並非只是寒潮天氣下的應急手段,在日常的電力巡檢任務之中,機器人的應用也已經變得越來越頻繁。智能機器人在電力巡檢領域的落地,眼下正成為大勢所趨。

以往,我國電力巡檢主要以人工為主,不僅很容易受到地形、環境、氣候、工作範圍等因素的限制,而且還面臨著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艱苦、安全威脅高等諸多問題,難以實現對電力運行情況的及時反饋與處理。

與此同時,「十二五」以來,我國電網建設開始不斷加快,南方、華東、華中、西北、華北、東北六大跨省區電網的陸續建成,讓巡檢的線路里程成倍增加,這讓人工巡檢的難度和壓力再度加大。一方面人工巡檢問題和劣勢不斷顯現,另一方面電力巡檢需求還在不斷釋放,兩方面的矛盾,讓電力巡檢機器人迎來了發展良機。

與傳統人工相比,電力巡檢機器人既擁有機動靈活、安全性高、成本較低、易於操作等特點,又能夠替代人工巡檢員完成各類信息採集工作,減少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電力巡檢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確保電力隱患得到及時消除。因此,機器人成為電力巡檢主流選擇當之無愧!

未來發展還需注重這些方面

相關數據統計,從2016年到2017年,我國電力巡檢機器人產量已經從559台增長到了806台,連續兩年實現產量大於需求量,同時國內市場規模也從3.74億元擴大到5.17億元。預計2018年至2020年,國內巡檢機器人市場還將迎來爆髮式增長。

通過數據,我們雖然看到了電力巡檢機器人未來發展的廣闊前景,但也看到了應用普及不足所導致供大於求。這說明我國電力巡檢機器人的發展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市場走向良性、成熟發展,可能還需要對以下幾方面的加強完善:

首先要堅持技術研發與融合,增強產品的創新性和功能性。電力巡檢機器人作為一款專業設備,在環境適應性、功能實用性、自主行動性、信息傳導性等方面具有嚴格要求,滿足這些要求既需要技術支持和突破,也需要研發創新與發展。只有如此,才能促進機器人巡檢的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才能增強市場接受度和普及率。

其次要加強巡檢人員培訓。雖然電力巡檢機器人替代了傳統巡檢人員,但機器人的操作、信息處理、故障維修仍然需要人工加持。與此同時,只有加強了巡檢人員的培訓,培育出一定的專業人才,才能讓電力巡檢機器人發揮出最大價值,才能讓機器人技術獲得更大普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無人機「兩化」趨勢日漸明晰 落實監管需各方參與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