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高手:脊柱節段定位大全
摸骨,觸診方法頸段
C1橫突:顳骨乳突下一橫指。
C2橫突:胸鎖乳突肌後緣,距乳突下端25cm左右處,約相當於下頜角的水平。
C3橫突:C2橫突下1cm左右處,相當於舌骨水平。
C2棘突:枕骨下方,頸後部正中溝中,上端可摸到第一個末端分叉的骨突起。
C4橫突:胸鎖乳突肌後緣的中點處,相當於甲狀軟骨上緣。
C5橫突:胸鎖乳突肌後緣與頸外靜脈交叉點稍下方處。
C6橫突:胸鎖乳突肌後緣最明顯、最突出的骨突,相當於環狀軟骨水平。
C7棘突:低頭時,隆起於頸項交界處正中的突出骨突,不分叉。用手指壓於其上,當低頭或轉動時,可覺此骨隨之活動。
胸段
T1棘突:位於C7下方,當低頭或轉動時,不隨之活動。
T1-T2椎體間:兩肩胛骨內上角連線與脊柱縱軸線相交處。
T2椎體:下緣胸骨上端頸靜脈切跡水平。
T2棘突:直立、兩上肢自然下垂時,兩側肩胛岡內側端連線與脊柱縱
軸線相交處。
T4椎體:下緣胸骨角水平。
T7棘突:直立,兩上肢自然下垂時,兩側肩胛骨下角連線與脊柱縱軸線相交處。
T9椎體:胸骨體與劍突交接處水平。
T11棘突:沿第12肋骨,從兩邊體側向背中線觸摸,終點交會處即是。
腰段
L2棘突:與第10肋骨最低點相平。
L2椎體:臍部水平線與脊柱縱軸相交處。
L3橫突:骶棘肌外側緣與第12肋骨交角處(或稍下一點),向前內方按壓,深按有觸骨感時,即是L3橫突。
L4棘突:兩側髂嵴最高點連線與背部中線相交處(此種情況佔22%,L4~5棘突間者佔60%,L5棘突者佔8%)。
骶髂關節上部:兩髂後上棘水平。
由於脊柱各節段棘突的傾斜度不同,所以棘突與橫突的關係不盡相同,一般有以下規律,可供臨床在數摸確定脊柱節段時參考。
C1~7:
1、相鄰棘突之間與下位頸椎的橫突在同一水平線上。
2、棘突與關節突的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
T1:棘突與橫突相齊平。
T4:T4的棘突與T5的橫突相平。
T8:T8的棘突與T9~10、橫突之間相平。
T10~L5:
1、棘突的中點,相當於相應脊椎與下一個脊椎橫突間的水平(例如:T
10棘突的中點,相當於T10與T11橫突間的水平)。
2、相鄰棘突之間與下位脊椎的橫突基本上是同一水平(例如T10與T11的橫突基本上在同一水平)。棘突斜度變化,以胸椎最明顯,其規律是:以T2開始逐漸向後下方傾斜,至T4時已與T5的橫突相平;繼續發展,至T8時已與T9和T10的橫突之間相平;但是,自T8以下斜度逐漸減少,至T10以下至L5,則都與本椎與下一椎體橫突間相水平。上述未列到的部位,可根據上述規律推演。在臨床觸摸檢查時,多以C2、C7、T3、T7、T11、L4的棘突來定位,再依此推算其它脊椎。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針刀醫學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