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從《道德經》中掌握思維法:第一章下

從《道德經》中掌握思維法:第一章下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是不是很討厭?在他面前,很難隱瞞,很難欺騙,一旦有謊言,就會再被追問出無數個謊言來圓謊,最終鍋底都要被打破,兜不住了。所以如果真碰上這種人,不如一開始就坦誠相待。——砂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在這裡還有一種斷句,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二者意思其實差不離,無,不同時也是無名嗎?有,不同時也是有名嗎?

為什麼說無同時也是無名,那我們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天地之始是一個什麼狀態:沒有天,也沒有地,也沒有任何有形有象之物,這個狀態就叫作無。

那麼這個狀態你要怎麼去形容它呢?這就叫「莫可名狀」,你沒有辦法去形容的狀態啊,為什麼沒法形容呢?因為你能去形容,就說明你是「言之有物」的,那麼你說出來的就不是這個「無」的狀態,所以一說,即錯。所以不可說,不可說。

我打個比方,畫畫。我指著畫板對你說,給我畫一幅沒有形狀的畫。那這個時候你該怎麼去下筆呢?你沒法下筆啊,一下筆,就是錯。

因此,無,同時就是無名;有,同時就是有名。不過我個人,還是更加傾向於無名,這個斷句,而不是無,名這個斷句。因為無本身就是莫可名狀,又如何去名「天地之始」呢?

所以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造就天地萬物的源始,它是一種莫可名狀的「無」的狀態。聽起來挺彆扭,其實中心思想就一個:物物者非物

物物者非物,是莊子說的,意思是說:造就天地的,一定不是天地;造就萬物的,一定不是萬物。什麼意思呢?

我打個比方,比如我問你,你是怎麼來的?你會說,我是父母生的。那你的父母又是怎麼來的呢?又有他們各自的父母而來,一直往上推,最終一定會推到一個「非人類」的東西上面,再從這個東西往上推,最終一定會推到一個不是東西的東西上面,也就是「無」。

因為萬物,它都是有源始的,它都不是本來就在的。你要說我們人,是一直都存在的,天地未開的時候就存在的,宇宙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存在的,可能嗎?宇宙都沒有,你又在哪裡?所以不管天地也好,萬物也好,只要是有之物,它都是「無中生有」的。這就叫,無名,天地之始。

那為什麼說有名,萬物之母呢?這裡我們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有,什麼是物。什麼是「有」?有形有象有質,這叫作有。它是以實體存在的,而且這個實體是可以衡量的:有形,可以用形狀來衡量;有象,可以用體積來衡量;有質,可以用質量來衡量。這個叫作有。

「有」,是萬物的母親。也就是說,所有的物,都是由「有」造就而成的。物和「有」有什麼區別呢?物一定是「有」,但「有」不一定是物。我打一個比方:一隻杯子,它是個物。把它碾成碎末,前後的「有」並沒有變化,但杯子這個「物」就不在了。

所以在這裡就可以綜合為一句話: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句話是出自於道德經第四十章。

那麼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兩句話體現了道家一個什麼思維呢?尋根思維。具備了這種尋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才能貫通始終,才能叫做知。有知而後能明,不再蒙昧,所以道家中人,多為明智之人。

好,接下來的兩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故常有欲,以觀其徼。這裡也還有一種流行的斷句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故常有,欲以觀其徼。那麼這個斷句還是一樣的問題:你都無了,又哪裡來的欲呢?所以我還是傾向於,故常無欲,以觀其妙這個斷句。

無欲,有欲,以觀,那麼是誰無欲,誰有欲,誰去觀?很明顯,是人。老子在這裡,是在教我們怎樣去修去行,用無欲來修,用有欲來行,二者結合,就能打開那扇眾妙之門

那什麼叫無欲呢?當我們收斂自己的心思,達到無所思無所慮這樣一個空明的狀態時,這就是一個無欲態。人啊,在這個時候往往是最有靈感的。或者說,靈感的迸發,往往來源於這個狀態。一瞬間的失神,忽然間的領悟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無欲」態,它是個母態,可以造生萬般「有」。所以老子說它很「妙」,在這種虛極的狀態下,才可以體會到這種「妙」。老子在第十六章中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這就是達到了這樣一個虛靜的無欲態。所以修行人,幾乎沒有不守靜的,因為只有守靜,才能夠達到這種無欲態,才能觀得大道之妙。

有欲,是個什麼狀態呢?有所思,有所得,將要有所為,這樣一個狀態。「有欲」,可以觀其徼,徼是指邊界的意思。

那什麼是觀其徼呢?萬物,天地萬物,它一定是有邊界的。我打個比方,給你一塊無限大的畫板,讓你畫一個無限大的大山。你該如何落筆?你只要下筆去描繪它的形象,那麼它的大小也就同時有了限界,構成它的主體,就是它自身的局限之所在

所以任何有形有象之物,它都是有邊界的,它自身的形,就是它的邊界。因此呢,老子說,大象無形(道德經第四十一章),無形的,才是最大的。

既然萬事萬物都有邊界,那麼我們的所思所得所行,就不能超出這個邊界。因此呢,當我們打定了主意,有了想法,就要看看它能管多大地方,能走多遠,這是一個驗證態。

那麼這兩句體現了道家一個什麼思維呢?身心如一思維。所思所行,要能合一。你光想些不能實施的東西,沒用;你光做些不經過大腦的事情,也不行,這是盲目的。

所以道啊,光知道它的妙處還不夠,還要去施行它。也就是知其妙,還要行其徼。常無欲,還要常有欲。無欲以靜,還要有欲以動。動靜結合,有無同出,知行合一,這才是道。

好,最後兩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無欲,它是一個母態,孕育靈性靈感。有欲,它是一個驗證態,實施以驗證自己所得。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這有欲和無欲,兩種狀態,是不是都出自於你?主體是不是都還是你?這叫同出。然而它們是不是有所不同?一個是不可名,一個是可以名,所以這叫異名。

「同謂之玄」,「玄」是深遠,無止境的意思。這兩種狀態都是可以無限深入的,它是無止境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只要把這兩種狀態掌握好了,就有可能打開那個眾妙之門,也就是道門。打開了道門,才能算是道家中人,咱們在這個時候,就可以互稱道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赤子之心,你知道嗎?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