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兵行險招意在一箭三雕 俄將計就計主動出擊 德國:三思而後行

美兵行險招意在一箭三雕 俄將計就計主動出擊 德國:三思而後行

近期,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持續趨緊。美國公開指責俄「伊斯坎德爾」導彈違反「中導條約」,並以此為借口計劃退出條約。對此,俄羅斯表示強烈不滿,並呼籲美國不要退出中導條約,否則將遭到俄對等回應。那麼,美國為何要退出條約?俄羅斯予以堅決反對,它又在顧慮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中導條約」是美蘇兩國簽署的徹底禁止研發生產並全部銷毀射程500-5500公里地地中程導彈的條約。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任者繼承了「中導條約」。該條約對遏制大國的軍事對抗,特別是防止大國間爆發戰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軍事專家普遍認為,美兵行險招威脅退出「中導條約」,是在全球裁減軍備道路上埋下一顆「大地雷」,世界或將再次重啟冷戰。

多年來,美俄一直圍繞「中導條約」問題進行激烈的戰略博弈。早在2007年,俄就表示,美國若執意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俄將退出條約,並研發中程導彈直瞄駐歐美軍。此舉迫使美調整歐洲反導計劃,但美國還是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完成了歐洲反導系統部署。不過,隨著烏克蘭危機的發酵,美國又開始就中導問題向俄羅斯發難,並指出RS-26「邊界」屬於中程彈道導彈,但俄卻堅決予以否認。此外,美國還特別指出「伊斯坎德爾」導彈的射程超過500公里,這也違反了條約限制。對此,俄也針鋒相對指出,美國在歐洲部署的反導系統使用的MK-41通用垂直發射裝置發射的反導導彈就是中程陸基巡航導彈,這也違反了「中導條約」的規定。此外,美國的B61-12核彈及其載具,航程大於500公里的遠程無人作戰飛機,均應列入條約限制範圍。

實事求是的說,美俄雙方都在通過新技術蠶食和突破「中東條約」的限制,「中導條約」已名存實亡。但對於美國而言,退約不僅可以擺脫條約對其發展中程彈道導彈的限制,還能夠達到捆綁歐洲,壓制俄羅斯,遏制新興國家一箭三雕的效果。近年來,歐洲離心傾向愈發嚴重,美國已經難以像從前那樣做到一呼百應。特別是在制裁伊朗問題上,歐洲基於自身利益不願意跟隨美國的步伐;而在敘利亞戰場,歐洲盟友也因忙於內務而袖手旁觀。對此,特朗普指責歐洲享受北約的安全保護的權利,卻不願意履行增長軍事開支的義務。因此,特朗普政府以俄違約為由威脅退出「中導條約」,意在提高地區軍事緊張局勢,迫使歐洲國家向美國尋求軍事保護,為美在歐部署反導系統,新型中程導彈掃清障礙。與此同時,通過提高北約國家的攻防能力,壓制俄羅斯。現在,特朗普置美國的國際義務和信譽不顧,威脅退出「中導條約」表明美國優先考慮的並不是歐洲國家安全,而是捆綁歐洲,強行推動盟國承擔更多的防務開支打壓俄羅斯的發展,以便騰出手來聚焦亞太,遏制新興大國的發展,從而爭取美國利益的最大化。那麼,俄羅斯反對美國退約,又在顧慮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將視野放到更廣闊的歷史縱深中。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乘虛而入,東擴兵鋒直逼俄羅斯家門口。而俄羅斯則堅持一貫強硬立場,並採取系列措施靈活地收回克里米亞,迫使西方止步。同時,俄羅斯還出兵敘利亞實現了「圍魏救趙」的戰略目標,成功轉移了北約在俄羅斯周邊的軍事壓力。更為重要的是,鑒於歐洲的債務危機、難民危機、恐怖襲擊的輪番打擊,歐洲還主動與俄羅斯進行磋商與合作,這極大地破解美國的戰略圍堵。現在,俄羅斯顧慮的是,一旦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不僅歐洲方向的安全與穩定將遭到極大破壞,還會讓俄羅斯重新陷入被動孤立的戰略困境。因此,俄將計就計,除採取對等的反制措施外,還主動出擊,發展諸如「先鋒」高超音速導彈非對稱性武器。在此背景下下,德國媒體也呼籲,在退約問題上美國要三思而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殿成軍情觀察 的精彩文章:

S-400打進北約國家 俄摩拳擦掌準備進攻 美:不要耍流氓
數百枚火箭彈深夜突襲 以色列表面求和 暗地調兵醞釀更大計劃

TAG:張殿成軍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