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醫明妃傳,看中藥命名之國粹!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 尹華平
看完女醫明妃傳,我不得不佩服中醫藥是中華文明多麼寶貴的遺產!
劉詩詩飾演的女醫從小熱愛醫學
儘管受到嚴苛的阻礙和考驗
但也不得不佩服她對醫學的執著
先不說前人望聞問切是如何的厲害
單是小小的藥草名字也是卓爾不凡
古人以數字命名:
一見喜、兩面針、三七粉、四葉參、五倍子、六神曲、七葉蓮、八角茴、九香蟲、十大功勞葉、百草霜、千金子、萬年青。
以古人名字命名:
劉寄奴:因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寄奴)首先發現這種葯,每遇生瘡,敷之即愈,而得名。
徐長卿:是因為唐貞觀年間,民間醫生徐長卿用自帶的草藥,治好了太宗李世民的毒蛇咬傷,草藥便以他的名字御賜。
使君子:南宋年間,郭使君的郎中,偶采一葯治好了其孫子的疳積、蟲積,便用這種果實去醫治,每獲良效,後人為紀念便有了使君子這一味良藥。
何首烏:唐代一姓何的老人常以一種不知名的藥物來充饑,壽高一百三十歲以上,鬚髮仍然黑潤,此葯就是被後世傳得神乎其神的何首烏。
當然啦
還有一些超級有趣和勵志的名字!
世上只有媽媽好呀!!益母草:善治產後胎前諸病,所以有益母之名。
比如說淫羊藿,原本叫仙靈脾,公羊吃了,給母羊帶來的幸福不止一點點喔~
貓爪草:可愛如小貓咪的爪子一樣,肉肉的,好飽滿
佛手:猶如鼓鼓挺起的腹部,菩薩般厚實的蓮花手。
中藥怎麼能少了味道呢
於是就有了葉有腥氣,有人聞之反胃,有人引為美食的魚腥草(川人為之折耳根,多涼拌食之)。
甘甜如飴的諸方調和葯甘草,苦到讓你懷疑人生的黃連?不是,是苦參,黃連只是讓你苦不能言,苦參卻是讓你難以下咽。
酸酸的酸棗仁,酸味比不上山楂烏梅,確也是改善睡眠的良藥。
你想要全部的味道,有,五味子,集齊了酸苦甘辛咸,滿足你。
草藥品種之多,小編在這無法一一細數,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光是從上述列出的草藥名字部分就能看出。
春夏秋冬,四季輪迴,春生砂仁,
夏枯野草,秋長桑葉,冬藏葵果。
草藥以頑強的生命靜待來年的豐收。
泱泱中藥,渭渭壯哉,希翼同仁努力,國粹不至於遺忘。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葯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TAG:葯盾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