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法師:如何念佛、拜佛,才能與佛更相應?
念佛要用心去念,是用心去跟佛的心相應。
從另一個層面講,我們的內心本來就有佛。為什麼他不起作用?因為他睡覺了。我們念佛就是為了把心中的佛念醒。
用我們的心相應佛的心
外面的佛是不睡覺的,我們內心的佛會睡覺。
當我們內心喜悅、內心智慧、內心慈悲的時候;佛就是醒著的。
當我們內心煩惱、內心陰暗、內心苦難的時候;佛就睡著了。
當我們心跟佛菩薩相應的時候,我們看到佛菩薩不是在外面,是在心中!所以我們常說——佛在心中。
這句話看什麼人說,如果是不相應的人,沒有用心去靠佛菩薩的人,說這句話就不太對。
沒有相應,我們怎麼有佛呢?當我們用心去相應的時候佛就在心中。
所以當我們拜佛的時候:
第一,眼睛要看著佛菩薩;
第二,嘴巴默念或者心中默念佛號;
第三,身體拜下去;
第四,拜下去的同時心中升起一個念頭,去接受佛的加持。
實際上,拜佛就是與佛相連接的一種方式。就像一根電線,當閘刀拉下去,電線就聯通了,這就是連接。
拜佛就是連接,用我們的心去相應佛祖的心。
用心禮佛
禮佛有兩個用「心」的方法。
首先是用心。
當我們看著佛像,要用我們的心靠近佛的心;
用我們的心體會佛的心;
用我們的心感應佛的心,就會知道什麼叫用心了。
當我們的心真正和佛的心相應後,觸碰到深處時,淚水就會溢出。
所以拜佛不僅僅是動作,更是心法。動作的作用效率低,用心的效率高。
假如拜佛的時候,頭都沒有抬起來瞻仰佛像,拜佛就僅僅是一個動作。
《地藏經》中光目女怎麼禮佛的,四個字:一瞻一禮。「一瞻」是什麼?瞻就是看著,看著佛然後再拜下去。
如果在有些地方看不到佛,我們把佛想出來再拜,這樣才叫做拜佛。
「瞻仰如來,目不暫舍」,經書上如此寫著,瞻仰著佛像,眼睛都不轉。
當體會到與佛相連接的時候,再生出一個念頭:接受。
心與心相應就叫連接,用現代話說就是上網的時候聯網,當電腦聯網後就可以下載了。
如果我們生命中缺福氣就下載福氣;
如果我們缺智慧就下載智慧;
如果我們缺清靜就下載清靜;
如果我們心中有黑暗就下載光明,這就是接受佛慈悲。
「接受」,用網路語言就叫「下載」,瞻仰著佛像,把我們想要的正向東西直接「下載」到我們生命中。
我們瞻仰佛的時候,有的人會有欣喜的感覺,有的人會有觸動的感覺,有的人甚至看到佛後彷彿看到了自己。
當我們正經歷苦難,就下載佛的慈悲,拯救我們的苦難;
當我們心懷仇恨,就下載佛的慈悲,消除我們的仇恨;
當我們遭受疾病的折磨,就下載佛的阿伽陀葯,治療我們的疾病;
當我們生命中缺營養,就下載佛無量無邊的營養。
學會觀心
中國的文字很有意思,僅一字之差,一個是觀心,一個是開心。
把心打開叫開心,只有當別人的心打開了,我們才能把想傳遞的東西傳達給別人,所以在教育孩子要選擇孩子開心的時候。
觀心,我們可以閉著眼睛來感受一下,全身放鬆,不斷放大自己的心,把一切眾生放在心中,繼續擴大自己的心,把宇宙無邊無量的星球納入心中。
為什麼要觀心呢?當我們把一切裝入心中時,心就像一個大網。
我們會把生命中整個宇宙無量無邊的冥陽兩界;
歷代老祖宗;殺生吃肉墮胎的眾生;
把我們所造的惡業;身體、心靈所有的問題;
把我們的員工、顧客、上司、下屬、恩人、仇人全部放在心中。
觀心就是把別人觀在心中,然後把光明和祝福送給他們。這就是禮佛用的兩個「心」。
我們平時坐車時需要用GPS定一個終點,其實拜佛就跟開車一樣,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知道我們去哪裡。
我們的願望、目標要明確。
比如,有的人拜佛時求自己的子孫好,有的人說我要身體好,我要有財富,我要家庭幸福,這就是一個目標。
還有人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比如,我的目標就是懺悔,懺悔就是洗澡,就好像我們身體很臟,跟掉到糞坑裡一樣。
我們這一輩子,幾乎所有的人都掉進過糞坑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曾經都起過不好的念頭,做過不好的事情。
很多念頭都是惡的、自私自利的、損人利己的,這些念頭一起,我們的靈魂就掉到了糞坑,命就會越來越不好。
自己的命不好,子孫的命肯定不好,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幾代子孫都沒有一個有出息的原因。
所以家族中三代以內都很重要,三代以外影響就會變小一點。
比如,通常我們跟自己的父母連結的要緊密一點,跟爺爺奶奶的連結會少一點。
所以拜佛也是直接跟祖宗連在一起,我們拜祖宗時要把祖宗所有好的品質想出來。
看完本文,你有什麼收穫?
歡迎留言分享!
編輯|焱開
審稿|建君 政潮 淑清
本文為【禪者Changer】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冬季一碗食,高顏值高效率、養生又美味!
※禪樂:一首《清凈法身佛》,帶你回歸生命的純凈!
TAG:禪者Chan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