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B站發現,沉迷網路的人最喜歡「真實」,你信?

B站發現,沉迷網路的人最喜歡「真實」,你信?

「真實」一詞的流行,體現出了年輕人一種獨特看待世界和自身的角度和觀念。

刺蝟公社 | 趙思強

2018馬上就要過去了,到處都洋溢著年終總結的氣息,如果讓你來總結自己的2018,會是下面這個樣子嗎?

是不是「過於真實」,引起你的不適了?這種不適似乎貫穿了很多人的2018,每當我們在微博、B站、抖音、朋友圈看到虛構的文藝作品裡見到過於貼近現實的橋段,在各種視頻里見到情理之中卻意料之外的場景,或者看到哪個人說了那些藏在我們心底又無法表達的話語時,都會不禁高呼「真實」、「太真實了」。

B站在最近發布了一項統計,2018年,B站所有用戶發送的超過10億條彈幕里,「真實」兩個詞出現了477065次,是彈幕發送數量的第一名,也因此被評為了2018年的年度彈幕,緊隨其後的是「前方高能」。

這是B站第二次發布年度彈幕了,在去年,登頂年度彈幕的是刷cp必備的彈幕:「囍」,2017年一年的發送次數是218062次,從數據上來看,短短一年時間,B站用戶刷彈幕的戰鬥力,又有了一次明顯的提升。

作為一種互動性極強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用彈幕對視頻內容進行「自我表達」以及「二次創作」,有專家也表示,彈幕能超越時空限制,形成虛擬的群體觀影氛圍,減少人的孤獨感,營造集體狂歡。可以說,彈幕對B站形成不同於其他視頻網站的社區氛圍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彈幕的邊界也一直在被創造力旺盛的年輕人不斷擴展著,在今年的十大彈幕中,「顏表立」是指用彈幕的顏色,來表達自己對視頻內容中不同立場的人的支持;「彈幕護體」是在一些恐怖鏡頭出現時,大量刷彈幕蓋過畫面,以減輕恐怖程度的做法。而補番的時候,則需要彈幕「指揮部」的幫助,精準跳過OP,實現「空降成功」。

這種拓展不僅發生在B站,而是散布在整個網路,回頭來看,整個2018年又是全民造梗的一年,前不久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十大網路用語」,分別是錦鯉、杠精、skr、佛系、確認過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和燃燒我的卡路里。

這些流行語有些是因為某些熱點新聞事件的發生,逐漸發酵而成,比如「錦鯉」、「官宣」等。還有一部分,是來自綜藝、歌曲等內容,相當於是被專業的內容製作者「製造」出來的,比如「C位」、「燃燒我的卡路里」等等。

來源可能不同,但無一例外地,這些流行語都因為社交網路的存在而被廣泛傳播,這種傳播是跨越了時間、地點甚至平台。今年有段時間非常火爆的「我想開了」、「我自閉了」的表情包,最初是刺蝟君一位同學自己發布在朋友圈中,幾個月後突然被微博大V轉載,變成了人手一份的熱門表情包。

流行語的出現,是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現之一,雖然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但人類的歷史卻始終是一個語言不斷更新的過程,每年,甚至每個時代所流行的語言表達,流行語是折射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往往能透視出各種深層次的社會動機和心態,與社會存在著互相依存的關係。政策法規的變化,社會觀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轉變等都會在流行語中有所體現。

年輕人是製造流行語的主力軍,他們更加富有想像力、創造性和娛樂精神,喜歡標新立異的年輕人不想使用陳舊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新事物在一遍又一遍地刺激著他們的神經,他們也在這種刺激下,想要擁有自己解釋世界的權力。

也正因為如此,不同的流行語背後,都能解讀出年輕人不同的意圖和情緒,並且在大多情況下,都與年輕人的負面情緒有關。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激烈的就業競爭,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迫切需要一種簡單懈怠的語言排解內心的焦慮,釋放內心的情感。

這種情緒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在2017年的「十大網路流行語」中,「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扎心了,老鐵」、「懟」等,也來自於年輕人對自己負面情緒的釋放。

轉發錦鯉,是因為對自己現在的生活不滿,把希望寄托在錦鯉上,試圖在錦鯉身上得到安慰,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

說自己佛性,是因為無法面對生活中競爭和困難,只能以一種半逃避的狀態與其共存,並用「佛性」來自嘲。自稱佛系,就等於表明自己接受了現實世界的缺陷,也接受了自我的缺陷。為「接受」提供了一個安全外殼,以此緩解內心的壓力。

再翻一翻那些讓人說出「過於真實」的內容,你會發現,大多都是像文章開頭一樣,談論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愉快,這些在現實世界很難解決的事情,成為每個人心頭的倒刺,只好跑到虛擬網路世界,通過轉發和評論,以以一種輕鬆、調侃的方式,排解這些現實中無法排解的苦悶和焦慮。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使用這些詞的年輕人,就是逃避生活的loser,恰恰相反,在虛擬世界調侃真實,反而證明了對真實世界的在乎,正是因為有想要改變真實世界的心,才會有那麼多的掙扎和焦慮。

在社科院文學所學者鄭熙青看來,「真實」一詞在B站的流行,體現出了年輕人一種獨特看待世界和自身的角度和觀念。

鄭熙青表示:「在使用這個句式的年輕人看來,虛構的敘事可以極端地靠近真實的事件,和真實事件在心中引起同樣的情感和體驗。這提供了一種巧妙的方式,可以以談論虛構的方式談論真實,而又以談論真實的方式談論虛構,共同指向的是兩者在觀眾內心中激發起的情感和認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真實」被反覆提起,也是對內容創作者的重要提示,也就是能夠讓更多的人感同身受,產生共鳴的內容,才是一個好的內容。

比如今年大火的遊戲《中國式家長》,就是因為遊戲模擬出了一個與現實生活十分貼近的成長環境,這讓玩家和遊戲產生了強烈的情感聯結,每當一個新的情節出現,都會讓玩家指著屏幕說:「是我本人了。」

網路世界始終都是真實世界的映射,只要我們的社會還在發展,這種流行語就仍會出現,活躍在虛擬世界的年輕人,會不斷尋找新的表達方式,來宣揚自己的個性,排解自己的情緒。在這過程中,語言的邊界也在隨之不斷擴展。

唯一要注意的是,虛擬世界不是逃避現實的避風港,現實生活可以被調侃,但不可以被無視,真實世界的問題,只能在真實世界解決,星辰和大海,只有真正起航,才能看見。

所以醒醒吧,起來搬磚了,去改變自己的真實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弗羅斯特法則」是什麼?
2018年12月謠言大集合,你都被哪些謠言「套路」過?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