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學數學有什麼用,買個菜還用三角函數嗎?

學數學有什麼用,買個菜還用三角函數嗎?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最近網上流行這樣一個問題:和閨蜜去吃披薩,點了個12寸的,結果過了會兒服務員來了說:「不好意思現在做不了12寸了,您看換成兩個6寸的可以嗎,一樣的。」

閨蜜聽了一拍桌子:「能一樣嗎?圓形面積公式是πR2,四個6寸才等於一個12寸的。」服務員愣了好幾秒,說「等一下,我讓經理過來。」

1數學只能用來買菜嗎

數學被當做學生黨的噩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數學無用論」也甚囂塵上,隨隨便便就是一個質疑三連:「學數學能找到好工作嗎?」「你買菜用得著求根號嗎?」「就算學了數學,你還能算的比計算機快嗎?」甚至有極端者要求「數學滾出高考」!

的確,對日常生活而言,如果單純地把數學等同於計算,那麼絕大部分的數學根本派不上用場。但數學重要的是思維:在平面地圖上辨識實際場景,這是空間思維;在生活中將物品歸類整理,這是分類思維;做事從多方面去考慮,這是發散思維……可說,我們的生活,處處都要用到數學思維,不學數學,哪來的這些思維?

2數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

近年來強調跨學科知識融合、注重理論學習與動手實踐相結合的STEAM教育,其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之間,彼此存在著一種相互支撐、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關係,但數學確實最基礎的。

比如,工程源於需要解決的某個實際應用的難題,「房子屋頂建造成三角形更不容易坍塌」,這個工程的問題,其本質還是「三角形最穩固」的數學問題。

再比如:火車隧道的建造是線段最短的原理、橋樑的搭建運用數學建模等、藝術創作中用到的黃金比例(0.618)以及生活中許多的問題,究其本質都是簡單的數學問題。

3生活處處是數學

數學源於生活,也植根於生活,它蘊藏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並以生活實踐為依託,從而將生活經驗數學化。有個小品,講的是劉能賣蔥:一塊錢一斤的蔥,蔥白按五毛一斤,蔥葉按五毛一斤,十斤蔥本該賣10塊,為什麼只賣了5塊?

這其實就是數學的實際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而數學問題其實就產生在生活中。看完復仇者聯盟三,我的一個朋友問了我一句話,我當即蒙了半天:滅霸打了個響指以後,全宇宙的人口將減少一半對吧。那如果宇宙里的人口總數是奇數,請問無限手套將會如何處置這最後一個人?乖乖,原來數學思維比較強的人都這麼優秀的嗎?

數學是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而發展出的能力。其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用數學計算,只不過有時是不自知的。比如你在開車的時候,大腦就進行了非常複雜的數學計算:車距、車速、速度與時間等。我們會用數學來預測自己可能會遇到什麼,再通過跟現實的碰撞,不停的修正,重新預測。

生活中所包含的數學實在是太豐富了,生活是數學的歸宿,也就是數學必須服務於生活,回歸生活既讓數學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又讓我們積極主動地學到了富有真情實感的、能動的、有活力的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瘋了未來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不跟我的孩子玩
天冷孩子賴床不想去上學怎麼辦?

TAG:玩瘋了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