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最急需的一種小飛機終於首飛!上一個型號已用了50多年

中國最急需的一種小飛機終於首飛!上一個型號已用了50多年

長久以來,中國航空產業都有一個和外國截然不同的"怪現象":和門庭若市的軍機出口業務截然相反,中國的通航飛機產業頗有些"默默無聞",在海外能夠稍稍打開市場的機型不過運-12和初教-6(從1962年服役至今)等寥寥數款,和海外"百花齊放"的大環境形成了極大反差。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自然有低空未開放、經濟條件未能容許通航產業發展等外部因素,但實際上長久以來中國航空產業在民用,特別是通航上的"技術缺位"才是最主要根源。

圖為瑞安領航員飛機(上)和出口至美國的初教-6(下)。

就以長期以來中文網路世界"捧上天"的初教-6為例子,儘管其出口價低至8萬美元,但歐美市場普遍都對通航飛機有較大的"駕乘需求":說白了就是要麼能塞進一個四口之家,要麼就得拉上野營全套裝備。

因此,初教-6長期只能在飛行愛好者群體內扮演"華約陣營螺旋槳戰機"的廉價角色(因其源自雅克-18教練機),難以真正登上螺旋槳通航飛機的大市場,其產量總共不過2000餘架,而聞名全球的塞斯納公司僅一款塞斯納-172四座小飛機就坐擁高達42000架以上的龐大產量。

圖為"紅場上的塞斯納",東德青年低空飛進莫斯科的飛機正是塞斯納-172。

當然,通航領域的技術缺失,也給軍用飛機的設計和製造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在十多年前中國無人機開始向美國MQ-1"捕食者"學習的當口,其配備的活塞發動機就成了一塊頗為巨大的絆腳石:輸出功率僅在100馬力左右的"小航發"在西方世界是通航市場的"貨架產品",在國內就是尋覓不得,只能尋求全新研製或從國外進口。

圖為ROTAX-914活塞發動機,其用戶遍及通航飛機和中美兩國的察打一體無人機。

而在發動機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上,中國自主發展的新型通航飛機也可能隨時被"卡脖子":運-12系列的最新改進型,運-12F的性能大幅提升靠的是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A渦槳發動機,它的渦軸型號PT6C曾成功地卡住了某型武裝直升機的研發進程,在中國軍迷眼中應該也是老相識了;同樣的,誕生在運-5這個"名門"當中的運-5BG(渦軸)輕型飛機,其發動機TPE331也來自美國霍尼埃爾。

圖為廠房內的TA-20教練機,可見座艙下的名稱標識。

此外,中國新初級教練機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懸而未決",也和螺旋槳輕型通航飛機的技術路線"堵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過,隨著引進奧地利DART-450型全碳纖機身輕型飛機技術、在國內授權生產的TA-20輕型多用途教練機成功首飛,中國輕型飛機總算可以在製造層面上追平世界先進水準:和"超級巨嘴鳥"、"德克薩斯人"等暢銷多國的輕型教練/攻擊機相比,TA-20在性能上也絲毫不遜色。

圖為天驕航空 烏克蘭馬達西奇廠在珠海航展上的展板,紅框內即為AI-450發動機。

在烏克蘭馬達西奇和中國天驕航空於國內設立發動機工廠之後,TA-20的發動機問題也將迎刃而解:TA-20的技術母型,即DART-450從一開始就預定安裝馬達西奇廠的AI-450S渦槳發動機,二者完美適配。

而更重要的是,AI-450的各項技術指標和美國通用動力(GE)的H75-100渦槳發動機高度接近,後者適配多款單發和雙發通用飛機。在中國通航飛機向海外擴展市場之前,AI-450和TA-20若能大量生產,並成為"行業堅實後盾",對解決隨時可能到來的"掐脖子"無疑有極大幫助,產生的拉動效應也不可忽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努力了就會好 的精彩文章:

F-35戰鬥機全球熱賣,英國已賺了1133億之際,讓法國人很生氣
印空軍指揮官:蘇-30可發現殲-20?這次連美國人都忍不住破口大罵

TAG:努力了就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