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南巡奇事:圍觀者禁男不禁女,取火者射殺,一上聯無人能對

乾隆南巡奇事:圍觀者禁男不禁女,取火者射殺,一上聯無人能對

關於「康熙微服私訪」「乾隆下江南」,電視劇都演爛了,好像康熙皇帝一生就沒再皇宮裡呆幾天,混在叫花子堆里的時間比坐在乾清宮裡的時間還長;至於乾隆,一個刻薄寡恩屠戮大臣如剪草的紈絝子弟,也忽然變得風趣幽默和藹可親起來,好像幾十個二品以上大臣人頭落地、一百三十多起文字獄挖墳掘墓,都跟乾隆一點關係沒有。但是乾隆多麼殘忍嗜殺、六次南巡如何把國庫花得海乾河落,咱們今天且不去管他,就看看他在南巡路上發生的趣事和暴行,您還相信乾隆真的像電視里演的那樣風流瀟洒、和藹可親甚至風卻幽默嗎?

說起來乾隆是有一些文字功底的,這要歸功於康熙雍正兩代皇帝的教導,但是乾隆似乎把康熙和乾隆都忽悠瘸了:他在父親和爺爺面前表現得聰明伶俐,但實際就是一個繡花枕頭,看他寫的四萬多首詩,要是能有一句被人們記住並傳頌,那也不枉了康熙大帝的一番苦心教導。但是很遺憾,能背出乾隆詩句的,可能也就是和珅那樣的馬屁精了,人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那首「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梅花都不見。」而真正像人話的第四句,是已經的退休的尚書銜禮部侍郎沈德潛替他續上的。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乾隆雖然不靠譜,但是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哼哼」。有時候乾隆腦洞大開哼哼出來的詩句和對聯,也真匪夷所思,讓人一時間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比如他在南巡的時候路過橫塘鎮,看見那地方出產燒酒——地方官是一定要請皇帝老兒「賞收」的。「賞收」這個詞似乎也是清朝的發明,明明是收受或者敲詐,但是還冠以「賞」字,好像「收了你的東西,是給你面子!」

乾隆「給面子」收了橫塘鎮官員進獻的美酒,肚子里裝不了二兩香油的乾隆,即興出了一句上聯讓臣子們來對:「橫塘鎮燒酒。」下邊的飽學鴻儒們「抓耳撓腮」「絞盡腦汁」也對不出來,於是一片頌聖之聲,紛紛表示萬歲爺天縱聰明,奴才(臣)等望塵莫及(諸臣瞠目苦思,皆辭不能)。就連《清稗類鈔》也摩挲著膝蓋說:「蓋此五字,初視之無甚難,而其偏旁適按木土金火水五行,故不易也。」

「橫塘鎮燒酒」這一五字上聯,至今仍未有人對出下聯,倒是「煙鎖池塘柳,炮鎮海城樓」流傳範圍很廣。細想起來,當時的大臣們一是不敢對——在皇帝面前顯擺,等於作死;二是不屑於對——這五個字寫在酒幌子上都嫌土氣,拿來當上聯,頗有「御制打油詩」的調調兒。

不管怎麼說,橫塘鎮燒酒至今沒有下聯,到也算是乾隆南巡途中的一件趣事——或者叫糗事更恰當一些。而接下來發生的兩件事,同樣被記載在《清稗類鈔》里,看著就讓人浮想聯翩甚至令人髮指了。

乾隆南巡到揚州,下達了一道命令,其核心是「女的瞻仰我,隨便;男的想參觀,滾蛋!」當時的規定是「每於運河兩岸之支港汊河,橋頭村口,各設卡兵,禁止民船出入。」這等於是沿途戒嚴了,而乾隆的排場是這樣的:「御舟行時,塘河兩岸,左右打纖,曰龍鬚纖。」讀者諸君請看,是不是跟隋煬帝楊廣有一拼?唯一不同的是隋煬帝楊廣被罵得遺臭萬年,而乾隆皇帝的威風,卻讓很多心裡有辮子的觀眾恨不能對著熒屏頂禮膜拜。

除了廣徵民夫替他拉縴,清廷還在河岸設置了崗哨(站兵三)。這些崗哨的任務只有一個:區分前來瞻仰的老百姓是男是女:「惟許村鎮民婦跪伏瞻仰,於應迴避時,令男子退出,而不禁婦女。」這就讓人大惑不解了:男人看你一眼,你身上不會掉塊肉;女人看你,你身上也不會多塊肉,為啥禁男不禁女?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就重重地打了那些「乾隆親民論」者的耳光了。當年乾隆南巡的時候,除了走馬觀花,就是坐船觀景,老百姓想跟他新密接觸?門兒都沒有——當然,部分供奉管仲的地方除外,甚至女尼也可以,但是小官員和平頭百姓不行,某皇后因此跟皇帝老兒大吵了一架。

皇帝坐船觀景,身邊的侍衛自然不允許有煞風景的情況出現,甚至只要有煞風景的苗頭,那些大內侍衛也會立殺不赦:「一日,御舟過平望,兩岸市廛櫛比鱗次,適一女子將炊,於樓頭鑽石取火,火光熠爍不定。御前侍衛見之,以為潛蓄逆謀,將危及鹵簿也,遽從舟中發一箭,女遂應弦死。」這就是乾隆皇帝治下的百姓命運,在酷愛花花草草的乾隆皇帝眼裡,一個老百姓的性命,是比不上一棵小草的。按照慣例,那侍衛因為「忠心可嘉」「警惕性高」,是要是要立功受賞的,至於那個被射死的女子,只能自認倒霉:誰讓你在皇帝大人路過的時候點火做飯了?!

點個火都能送命,這種倒霉事可能是前無古人了。不過那女子燒的煤會冒煙,也可能是被殺的理由之一:誰讓你做飯冒煙了?皇帝和官老爺們要看風景,你鬧出一團黑煙,豈不是大逆不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李存孝揮舞長槊向唐軍挑戰:你們快派個胖子來跟我打,我餓了!
雍正親自寫書辯解:我是籍貫東北的戎狄之人但卻絕對不是外國人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