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攻擊機能力單一,平台老舊不適應新戰場,將逐漸被多用途戰機取代

攻擊機能力單一,平台老舊不適應新戰場,將逐漸被多用途戰機取代

現代意義上的戰機最早出現在一戰,那時的戰機剛剛誕生,人們剛實現在空中翱翔的願望後就利用起了這一平台,將其打造為可以從空中自由發動攻勢的軍事武器。戰機的技術在上世紀初期經歷了多次飛躍式發展,二戰時期達到渦槳戰機的巔峰,出現了多種經典的裝備,其中就包括對地攻擊機這一機種。

二戰時最著名的機種莫過於德軍的ju87,德國人憑藉這款戰機從空中轟炸各種地面目標,由於德軍飛行員高超的飛行技巧和可靠的軍事裝備使盟軍在地面戰初期遭受重創,直到戰爭末期制空權的喪失,讓德軍喪失了應以為傲的空中支援,反而要應對來自盟軍轟炸機的狂轟濫炸。

戰後,噴氣式戰機的出現使得戰機性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美蘇戰後都曾設計裝備了十分有名的攻擊機,其中就有A10,蘇25。這些攻擊機代表了戰後攻擊機發展的至高水平,航炮和各種導彈掛架的裝載對地面裝甲部隊和防禦陣地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然而現代航空武器的發展又進入了一種新紀元,特別是四代機的出現,其多用途性比以往的任何戰機都要強大,漸漸擔負了攻擊機的一些作戰任務,況且隨著地面防空能力的增強,特別是各種地對空導彈的出現使笨重的攻擊機面臨巨大的威脅,顯然無法適應現代戰場環境。

冷戰後期各大國軍事航空進入到了超英速,隱身化,戰機的多用途化趨勢愈來愈明顯,曾經一些劃分明確的機型其功能可以整合到一種戰機上,降低了裝備的設計成本,同樣將研發經濟和技術資源投入到了武器性能的提升上,其中包括精確制導炸彈,巡航導彈等。

事實上取代攻擊機並不是拋棄這種作戰思路,空中對地,對海打擊的高效靈活是各國軍方都深知的,取代某一單一作戰任務的平台而將其整合到性能更優異,戰場突防和生存性更好地未來戰機上大大減弱了戰事規劃和部署,提高了戰時反應靈敏度,適應了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戰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龍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疣豬」還能堅持多久?退役計劃一拖再拖,F35上位指日可待
大口徑榴彈炮直接命中能摧毀坦克嗎?輕則受傷,重則原地爆炸

TAG:紫龍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