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悝、吳起、商鞅變法,為啥只有商鞅成功了?只是運氣好而已

李悝、吳起、商鞅變法,為啥只有商鞅成功了?只是運氣好而已

戰國時期,周室進一步衰微,井田制被破壞,奴隸制被廢除,私有制逐漸成形。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完成,意味著諸侯國之間的兼并戰將會更加激烈,一個不慎就是亡國滅族的下場。各諸侯國深深感受到了威脅,於是開始變法圖強。

當時各諸侯國面臨的問題大致相同,傳統的分封制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了。卿大夫掌握了國家大部分資源,卻不事生產,兼并土地,干涉國政,侵吞國有資產,豢養死士。這個階層的存在既對諸侯產生了威脅,也成為農業集權制國家的毒瘤。如果不剷除,國家就沒錢沒兵,遲早會亡國。

要想富國強兵,就必須消滅貴族階級,集中火力搞生產,把有限的資源用在練兵上。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意識到了,但普遍沒有壯士斷腕的魄力。魏文侯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任用李悝發起變法。李悝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拿貴族開刀,廢除貴族世襲制,用省下來的錢糧招募更多有用的人才,鼓勵老百姓種田打糧生孩子。

李悝變法效果顯著。首先是吸引了大量人才,吳起、樂羊、西門豹、翟璜、公孫衍、龐涓都是在李悝變法後被重用的。因此魏國才能稱霸中原上百年。但是,李悝並沒有徹底消滅貴族階級。魏文侯去世後,貴族勢力再次抬頭,公孫痤逼走了吳起、商鞅,魏齊逼走了范雎,樂毅、孫臏不受重用,分別投奔了燕、齊。魏惠王放著這麼多人才不用,卻重用公子卬、魏齊等一干無用的親戚,註定了魏國悲慘的結局。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楚國守舊貴族勢力龐大,國家大權由昭、屈、景三大姓把持,地方行政則落在各個封君之手,楚王的權力小的可憐。吳起雖然有楚悼王支持,仍然無法與楚國貴族勢力抗衡,別說廢除貴族世襲制了,就連「減爵祿」、「卑減大臣之威重」 都做不到。楚悼王在世時,還能勉強壓制,他一死,貴族們立刻反攻倒算,吳起勢單被殺,變法宣告失敗。

商鞅運氣比李悝、吳起要好得多,他遇上了一位手腕強硬又立志圖強的好君王秦孝公。秦孝公無條件支持的商鞅的所有作為,包括處罰太子的兩位老師公子虔、公子賈。有這樣一位鐵血君王的支持,商鞅的變法運動非常順利,拿下了貴族世襲制這塊硬骨頭,建立起以軍功為準的二十等爵制度。

貴族世襲制被廢除,意味著清除了變法的最大障礙,剩下的獎勵耕戰、重農抑商、廢除井田制、建立郡縣制等一系列活動自然水到渠成。商鞅變法得到了上天垂青,秦孝公雖然命不長,但好歹保證了新法平穩運行二十年。到秦孝公去世時,商鞅變法已經培養出一個全新的改革受益階層。這些人將自發地成為商鞅變法的擁護者,即便是商鞅死了,新法也會繼續運行下去。

秦孝公死後,商鞅遭到秦惠文王和貴族殘餘勢力的報復,被車裂而死。商鞅雖死,他的繼承者們堅定不移地維護著變法成果,秦國成為變法最徹底的國家。商鞅之所以成功,只因他遇上了秦孝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往今來 的精彩文章:

「勒石燕然」被長期質疑,直到蒙古牧民意外發現這塊石碑
趙奢打贏一場閼與之戰就成了名將?一張圖告訴你閼與有重要

TAG:史往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