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敢編修《明史》,其中涉及頗廣,卻為何獨獨缺失了這位英雄

清朝敢編修《明史》,其中涉及頗廣,卻為何獨獨缺失了這位英雄

清朝,這是一個思想和文化極度封建的朝代。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清朝的統治者可謂是用盡了各種方法,各種禁書,各種禁文化,將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想像力毀於一旦。不過,在那樣的年代裡,也總是會有一個文化成就,而對於清朝來說,編修《明史》就可以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件大事情了。

這個成書於清朝的史書,被後世的人有著諸多的讚譽。這本史書是官修史書歷時最長的一部了,而且,大概因為是清朝修編的明史,在一些隱晦的問題上,他們也有著不錯的筆觸,受到了後世的廣泛好評。最重要的是,這個耗時九十多年的史書,可謂是寫盡了明朝的事迹,但是,他卻獨獨少了明朝的一位英雄,他就是袁可立。

袁可立是誰,我們後世對他的了解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認識,但這個英雄可以算的上是明朝後期,讓後金為之膽顫的存在了。袁可立是一個倔強的人,也是一個認死理的人,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努力,他在明朝萬曆年間當官的時候,硬是做到了走一路就洗一路冤情的盛景。有膽有識,讓他成為了百姓心中的好官。這樣一個人,成為官員,沒有被宦官抨擊到無力抵擋,卻因為不滿萬曆皇帝的怠政,上書批評,卻被免職,成為平民。

本來,袁可立繼續這樣發展下去,與後金也沒有什麼牽扯,可偏偏,萬曆帝去世,他被重新任用。重新成為官員的他,將自己的有膽有識放在了後金肆虐的遼東地區。他六十歲的時候,出任了登萊的巡撫,而這也是他守衛遼東的最佳位置。

他在遼東之地開始,就儘力的維護明朝的防線,以及這海上的位置。通過自己的登萊之地,他與其他的將領,如毛文龍,以及當時的屬臣朝鮮,竭力聯繫,並且保住了明朝的遼東防線。更是通過海上登錄的方式,打的後金沒有防守之力,可以說,他的功勞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明朝的記載中,袁可立和後金,一共是交手了七次,可偏偏,這七次,他是沒有一次失敗,是完勝的。

這樣的一個將領,是後金的威脅,後金在建立清朝之後,選擇將這位英雄隱姓埋名,到也符合他的心理。只不過,讓人覺得唏噓的是,這樣一個將領,卻在後來,一位宦官的針對,只能選擇憤而辭職,而他的離職,也讓明朝的防線被破,逐漸成為了被打擊和進攻的存在,實在是可惜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者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盛唐的男子都是什麼樣?簪花成為一種流行,男性護膚更是硬性指標
好笑又可憐的事實:韓國人說日本侵略你們一次,我們卻有二百多次

TAG:行者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