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融四歲謙虛讓梨,可他長大後卻品行敗壞,完全顛覆了後人的三觀

孔融四歲謙虛讓梨,可他長大後卻品行敗壞,完全顛覆了後人的三觀

說到孔融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小學課本中就有孔融讓梨的故事,說孔融四歲時,父親買回幾個梨,孔融率先挑選最小的梨,並說自己最小,理應要最小的,小小孔融的謙虛一時傳為佳話,還被寫進《三字經》,有"融四歲,能讓梨"之語。

另一個關於孔融的故事,則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據說有一天孔融附上來了客人,客人聽說孔融曾經謙虛讓梨,就說他小時候很了不起,長大後就不一定能行了,孔融反駁說"想必你小時候肯定了不起吧",機智反應再次贏得眾人好評。

然而孔融長大的故事,想必沒那麼多人知道了,曾經去孔融府上那位客人應該是算命的,他竟然預料到孔融長大後不行,果不其然孔融長大之後,變成一個自私冷漠、不忠不孝、令人髮指的人,簡直是個怪胎,誰認識他誰倒霉!

孔融長大後,被董卓推薦去當北海相,去上任的途中,孔融見有一個年輕人披麻戴孝在哭,原來他死了雙親在哭喪,孔融經過聽到他哭得不夠傷心,就斷定此人肯定不孝,還在裝模作樣哭,或許雙親就是被這兒子害死的,於是孔融命人把他殺了。

怎麼樣,狠不狠?厲不厲害?顛不顛覆你的三觀?這可不是小編亂說的,記載於《御覽》二百六十二引《秦子》中的"哭墳不悴",你以為這樣就完了,不不不,孔融的狠辣才剛剛開始,他殺了自認為哭得不夠傷心的孝子,你肯定以為孔融是個孝順的人吧。

"父子無親,情慾發耳;子母無情,物出瓶離。"這話翻譯起來就是說"父子之間原本沒什麼親情,只是父親為解決生理需求的結果;母子之間也沒什麼親情,好比一物體從瓶子中倒出來罷了。"這話就出自孔融之後,你覺得他是個孝順的孩子嗎?

孔融擔任北海相期間,當時黃巾軍起義、董卓霍亂朝綱,百姓民不聊生,孔融卻仍強行要老百姓繳納賦稅,結果老百姓交不出來,孔融就覺得收租人沒能力,就把五個收租人殺了,因為他們完不成自己定下的任務。

要說孔融無君無父、自私不孝、冷漠無情也就算了,偏偏他也沒什麼軍事才能,儘管他是建安七子之首,可在軍事上孔融卻個白痴水平,在他的治理下,北海一袋"奸民污吏,猾亂朝市",後來黃巾軍來襲,孔融不思禦敵之策,卻整日喝得大醉。

手下人見領導絲毫不擔心,還整日飲酒,大家就覺得孔融胸有成竹,肯定已有禦敵良策了,結果黃巾軍真要打進來了,孔融的做法簡直絕了,他一溜煙獨自騎快馬逃走了,連老婆孩子都不管,逃到曹操麾下做官了,北海的士兵百姓被他害得夠慘。

按理說孔融來到曹操麾下,應該老實幹活了吧,可他偏不,他還經常挑曹操的毛病,對曹操指手畫腳,曹操礙於他的名聲,不敢對他手下,後來實在忍無可忍,於是找了個謀反的借口殺了他。

孔融雖然四歲讓梨,給後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如今還有許多家長用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孩子,但您千萬要記得,給孩子講完讓梨的故事就得停了,要是再繼續給孩子講孔融後面的故事,會教壞您的孩子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牛的武狀元,力挽狂瀾為唐朝續命百年,他死後皇帝罷朝五天
如果人類知道了宇宙的真相會不會恐懼?網友:或許有人精神錯亂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