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細節看孩子能否成器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細節看孩子能否成器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從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往往能看出他未來的成長軌跡。

以下4種孩子,10年後很難有出息,家長一定要趁早留意:

1、驕縱任性的孩子。

有不少家長,無論孩子提出什麼要求,要求是否合理,總是儘可能地去滿足孩子。

他們認為這是愛孩子的表現,但其實是導致孩子驕縱任性的導火索。

驕縱任性的孩子,通常吃不了一點苦頭,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里,容易和同學發生矛盾;走上工作崗位後,更是經常連最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還習慣了別人的付出,重要的責任不敢承擔,很難受到領導、老闆的重用。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愛的尺度,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做到愛孩子又不至於慣壞他們。

對於孩子合理的需求,我們可以滿足;但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無論孩子如何哭鬧,都要堅守原則,絕不妥協!

此外,父母要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鍛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2、愛佔小便宜的孩子。

一個人愛不愛佔小便宜,往往決定了他一生的格局。

一個愛佔便宜的人,格局很小,總是會為一些蠅頭小利和同事、領導、合作夥伴斤斤計較,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受歡迎,很難獲得別人的幫助和領導的提拔;

相反,一個不愛佔便宜且樂於分享的人,往往懂得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努力通過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取想要的東西。這樣的人,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在職場中更受歡迎,也更容易成功。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首先,父母要改變自己愛佔小便宜的心理,再引導孩子不要去占別人的便宜。

懂得分享、禮尚往來,才是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

3、總是被家長忽視的孩子。

渴望被關注是人類最原始的需求。剛出生的嬰兒只會哭,大點的孩子則會用調皮搗蛋、故意犯錯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任何一個孩子,如果總是被父母忽視,會難以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為了尋求存在感,他會沉迷網癮、打架酗酒,或是去早戀等等。

李嘉誠曾說,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子女的失敗!

作為父母,平時就算再忙,我們也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的需求,傾聽他的心聲,給予他足夠的愛和關注。

這樣,孩子的內心才會是溫暖的、積極的、向上的,才會成長得越來越快樂、優秀。

4、沉迷看電視的孩子。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看電視既能愉悅身心,又能獲得知識,何樂而不為?

但其實,讓孩子看電視,弊遠大於利!

一方面,電視集聲、光、影為一體,擁有豐富多變的畫面和色彩,容易導致孩子注意力紊亂,難以集中精力,專註於某一件事情;

另一方面,看電視是一種被動式的灌輸,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想像。把大量時間花在看電視上,會減少孩子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時間。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看太多電視會損害孩子的大腦結構,導致智力下降。且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影響就越嚴重。」

然而,如果在早期教育中,父母注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能促進他的大腦思考,激發想像力,穩定情緒,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

教育研究專家發現:從嬰兒時期就開始閱讀繪本的寶寶,上小學後,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成績都比同齡人優秀。

所以,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請幫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而不是放縱孩子長時間在電視節目里浪費生命。

孩子年幼時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管孩子一定要趁早。

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否則,年老的時候,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順其孜然 的精彩文章:

劉德華:傻根,弱肉強食是社會亘古不變的道理,「單純」給誰看?

TAG:順其孜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