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媒體視角|新民晚報:從中醫藥寶庫中挖掘育人資源 中醫名家邀你來「談心」

媒體視角|新民晚報:從中醫藥寶庫中挖掘育人資源 中醫名家邀你來「談心」

媒體視角|新民晚報:從中醫藥寶庫中挖掘育人資源 中醫名家邀你來「談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說:「澄心息慮系列叢書」《談「心」——中醫名家十講》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攝

《談心》以10個講座的形式,薈萃了多位中醫學專家對人類心身關係、心理世界和心理問題的認識,對《易經》、《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著作中關於心身問題的解讀,以及對現代心身問題解決的建議。

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劉嘉湘親自為《談心》作序。他表示:「對為生理疾患所苦的病人,需明辨寒熱、厘分陰陽、補偏救弊,對懷有心理困擾的常人亦如此。通過文化熏陶教育,輔以情志調節手法,可調動個體自身能動性,扶正以使陰陽平和,身體抵抗力和心理抗挫力增強」。劉嘉湘從中醫學角度將「身病」治療理念推及到「心病」治療,認為中醫學與心理學可以融會貫通。

《談心》主編朱惠蓉教授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逐漸領悟到「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作為一名多年的育人者,她認為在進行大學「立德樹人」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立足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在中醫藥寶庫中挖掘資源,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模式。朱惠蓉帶領專家團隊經過多年探索,不斷凝練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中醫藥寶庫中尋找資源,結合西方方法和理論展開具體研究和實踐。從「道、學、技」並進,充分挖掘中醫藥文化中的心身智慧;「源、聯、用」深入,致力於傳統智慧的現代應用和中西融合;「明、行、證」完善,構建切實有效的本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模式三大主題開展本土模式系統性探索研究工作。

書中內容從中醫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和」思想到辨析中醫鬱症和西醫抑鬱症的異同;從臨床中心理本土化問題獨到見解到中醫心理學的學科概念及基礎理論框架;從心主神明與心智成長的關係到五態心身的辨識與調養工作;從中醫心理情志治療的內容到中醫情志治療的理解和應用。

《談心》的出版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模式探索階段的理論成果,也依託於上海中醫藥大學心理諮詢與發展中心專家團隊。多年來,該中心團隊設計出適合服務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模式——「全心育人」模式,實現助人模式向育人模式的轉化,育德和育心的結合以及中醫和心理的結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更年期保養,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新聞|我校舉行熊繼柏名譽教授授聘儀式暨熊繼柏國醫大師工作室揭牌拜師儀式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