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校園暴力中成長的孤僻少年,如何逆襲劍橋,成為一代科學大師

在校園暴力中成長的孤僻少年,如何逆襲劍橋,成為一代科學大師

三大神秘難題

就這樣被解決了

在19世紀初,電現象,磁現象與光的本質是困擾物理科學家的三大神秘難題,他們也沒發現這三者之間是否存在著聯繫。

就當大家一籌莫展之時,來自英國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巧妙地通過方程式把它們聯繫在了一起,這也是著名的麥克斯韋方程式。

完美的歸納了電場,磁場,電荷密度,電流密度之間的方程關係。(磁場是由電流產生,電場是由變化的磁場引發,光也只不過是傳播中的電磁波。)

麥克斯韋爾方程式

(H為磁場強度,D為電通量密度,E為電場強度,B為磁通密度)

同時麥克斯韋爾方程式,也啟迪了愛迪生等發明家,人類進入電力時代,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畢竟有了它,才有雷達、電視和現代通信。

校園暴力中長大的學霸

麥克斯韋於1831年出生於愛丁堡 ,從小他就表現出很強的求知慾,周圍一切發光和移動的東西都能引起他的注意,並且還總是提出一些很奇怪的問題。

有一次,麥克斯韋的姨媽給他帶了一籃蘋果。他纏住姨媽問道:「為什麼蘋果是紅的啊。」一時間,他的姨媽也被這問題難住,不知道怎麼回答。

為了擺脫囧境,她只好讓麥克斯韋吹泡泡玩。誰知道泡泡在陽光下呈現出五顏六色,這讓麥克斯韋又驚又喜,提出了更多關於顏色的問題。

麥克斯韋的父親是皇家學會的活躍分子,他見兒子對自然感興趣,非常高興,覺得他一定是個不可多得人才。

從那之後,他也經常帶著兒子去聽愛丁堡皇家學會的科學講座,麥克斯韋也受到不少熏陶。

但麥克斯韋童年的快樂也是短暫的。他八歲那年,母親因肺結核不幸去世。這讓他的性情也慢慢的變得孤僻,內向。

10歲的時候,他進入了愛丁堡中學。由於一直在父親的莊園里生活,他講話有很重的鄉土音。第一天上課就受到了全班的同學的嘲笑。加上開學第一天,他穿著父親自製的鞋子和束腰外衣來到學校,他受到了不少同學的嘲諷,同學們還給他取了一個叫不友好的綽號「Daftie」(愚蠢的人)。

但麥克斯韋可從沒有理會過這些嘲笑,必要的時候他也會用拳頭保護自己。漸漸的同學們也發現他並不好欺負,便開始孤立他。

沒人一起玩耍的麥克斯韋就每天一個人在座位上專心致志地演算父親給他出的數學題,在校園冷暴力中度過了中學的最初時光。

這不由得讓超模君我想到了波傑克的一段話:

果然,在他13歲時,學校舉行的數學和詩歌競賽,他居然獲得了學校的數學獎章和英語詩歌一等獎,這也狠狠打了那些曾經嘲笑他的人的臉。

14歲時,他寫了第一篇科學論文。論文中他描述了用一根麻繩畫數學曲線的機械方法,以及橢圓、笛卡爾橢圓和具有兩個以上焦點的相關曲線的性質,論文還被提交給愛丁堡皇家學會的。

但由於麥克斯韋太年輕了,他並不能以本人身份展示自己的作品。

優秀的人從來不缺朋友

雖然麥克斯韋在中學時受到了大家的校園冷暴力,但在劍橋大學求學的日子裡,他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漸克服了少年時代的孤僻,慢慢活躍起來。還加入了一個「使徒社」。

這個「使徒社」可不是一般人能加入,這個團體實際上可以算是一個小小的「皇家學會」,必須是最出類拔萃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

因為它的的名稱是根據《聖經》取的,耶穌只有12個門徒,所以「使徒社」也只能由12個成員組成,而整個劍橋大學每屆只能有12個學生屬於這個團體。

即使上了大學,麥克斯韋也還保持著小時候的習慣,經常向社友們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死甲蟲為什麼不導電呢?」「活貓和活狗摩擦可以生電嗎?」

但這也讓社員們更加欣賞麥克斯韋,還把他看做他們中間獨一無二的人,果然的看人方式就是不一般。

天賦和努力是成功的兩大要素

16歲時,成績優異的他考上了愛丁堡大學,雖然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但他考試成績卻總是名列前茅。

愛丁堡大學存有著各種許多學術界大佬,其中有兩個人對他影響最大。

一個是物理學家福布斯,一個是數學家哈密頓(傳送門)。

哈密頓

福布斯培養了他對實驗的興趣,哈密頓則用廣博的學識影響著他,激勵著他去研究基礎問題。

在兩位大神的影響下,加上麥克斯韋自己的天賦與努力,他三年就完成了四年的學業。

在這期間,他又為愛丁堡皇家學會學報貢獻了兩篇論文。但人們又再次認為他太年輕,不能站在講台上親自發表論文。(年輕也有錯嗎)

大學畢業後,麥克斯韋認為愛丁堡大學已經不能滿他的求知慾,他需要更廣闊的天空。

為了進一步深造,1850年,在徵得了父親的同意後,他離開愛丁堡,來到劍橋大學求學。師從著名的數學家霍普金斯。霍普金斯曾經說過:麥克斯韋是他教授過的最出色的學生之一。

他最初就讀於彼得學院,但在那讀了第一學期後,他決定轉到三一學院。因為他發現在三一學院更容易獲得獎學金。

當時劍橋大學還流行一種數學榮譽考試,它的內容廣泛且難,包括力學,流體動力學,天文學,引力學以及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雖然每個學生把考過它當做目標。

麥克斯韋認為:既然進入了劍橋大學,也當然得跟風考考嘛。1854年,麥克斯韋以第二名的成績通過此榮譽學位考試。

值得一提的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提出者開爾文勛爵和後來電子的發現者湯姆遜也都在數學榮譽考試中獲得了第二名。

畢業從教,致力研究

畢業後,他留在劍橋大學做了兩年老師。在老師的建議下,他又來到了蘇格蘭阿伯丁的馬里沙耳任自然哲學教授,並且在那認識了他的妻子凱瑟琳。

1860年,瑪利沙書院與鄰近的國王書院合併,成立阿伯丁大學。儘管麥克斯韋爾在科學上享有盛名,但由於沒有多的教授職位,他還是被解僱了

最後,麥克斯韋來到了倫敦國王學院任職自然哲學系主任。在國王學院的那段時間可能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巔峰的一年。

那一年,他不僅因為色彩的研究而被授予皇家學會的拉姆福德獎章,還在1861年被選入皇家學會。

麥克斯韋早在1849年在愛丁堡的福布斯實驗室就開始了色混合實驗。麥克斯韋要就是在於觀察一個快速旋轉圓盤上的幾個著色扇形所生成的顏色。

1865年後,他辭職退隱莊園養病。在這期間,他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理與總結電磁場理論上。

1871年麥克斯韋再次受聘為劍橋大學新設立的卡文迪許試驗物理學教授,負責籌建著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建成後他還擔任這個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

1873年,麥克斯韋於年出版了科學名著《電磁理論》,系統、全面、完美地闡述了電磁場理論。這一理論成為經典物理學的重要支柱之一。

麥克斯韋在書中闡明了電磁理論,指出在計算決定電磁現象的真正電流的運動時,必須把電的位移考慮進去。他推斷光是一種電磁現象,預測了光輻射壓力的大小,並指出光輻射壓的數值要比自牛頓時代以來所探求的值小得多。

可能是上天嫉妒麥克斯韋的才華,1879年11月5日,年僅48歲的他因腹部癌症去世。

他的一生,也告訴了我們一件事,年少的時候即使沒有朋友,被人嘲諷,不被理解,這些都沒有關係。

堅持你做喜歡的事,持續的成長,終有一天你會找到屬於你的優秀群體,也許你還能像他一樣,有傑出成就,留名百世。畢竟,亞里士多德說過,孤獨的人,要麼是野獸,要麼是神靈。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分享、轉發請隨意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選購數學科普正版讀物

超模君嚴選「數學思維好物」

送給孩子的閱讀禮物|辦公室神器

有益孩子一生的玩具|居家高科技

走進數學:人物、趣談、科技、發展史

----點擊頭像關注----

超級數學建模

數據與演算法之美

少年數學家

數銳學堂

驚喜醬(個人號)

玩酷屋COO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數學建模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多學位的數學家:一直不被認可,42歲才在數學界獲一席之地
2018年最強脫單技巧,年底了你還要做單身狗嗎?

TAG:超級數學建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