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末最牛的梟雄,24歲成逼帥,27帥成總盟主,兵敗後做驚人舉

秦末最牛的梟雄,24歲成逼帥,27帥成總盟主,兵敗後做驚人舉

眾所周知,項羽的個人能力相當突出,他少年得志,能征慣戰。隨叔父起兵反秦時,項梁是主帥,24歲的他便成了副統帥;攻入秦都咸陽時,他分封十八路諸侯,27歲的他做了諸侯的總盟主,有個華麗的稱號-——西楚霸王。

可以說少年得志的項羽的個人人生太順利了,同時又不善於自省,於是看不到自己的弱點,結果導致項羽超級自信,超級自負,超級自滿。

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出眾的個人能力,在滅秦戰爭及楚漢戰爭中可以看到,項羽幾乎是無敵的,他所親自率領的戰役幾乎都是沒有失敗的。比如說一代梟雄英布在巨鹿之戰時英勇無比,但是後來背叛項羽輕易就被擊敗。這也從側面說明項羽個人能力太強,而且也不注重培養手下獨當一面的能力,以致手下對其有嚴重的依賴心理。另一方面項羽對其士兵的巨大精神力量使得其他人無法有效地獨當一面,可以說項羽的軍隊被項羽培養成失去項羽就像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

因此,項羽雖然在軍事上是無敵的,但對屬下的培養卻也是無奈的,對用人手段也是無術的,進而為失敗埋下惡果。

一方面,項羽沒有建立用人機制體系,真正忠誠的范增老師及鍾離味因流言蜚語而不被信任得不到重用。項羽只相信自己的親戚朋友及對自己有恩的人,對忠誠的人又不信任而大加防範,最終導致眾叛親離。

另一方面,項羽還不善於用「小人」。大謀士陳平曾指出「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多不歸附項羽」,估計除了得不到封爵行賞外,主要還是項羽不善用小人。鴻門宴前劉邦左司馬曹無傷眼見劉邦行將覆滅,暗中通信項羽,以求封賞。雖然曹無傷是典型的小人,但是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內線。但是項羽顯然不屑用這等小人,輕易就賣給了劉邦。

總之,項羽和後來最像他的山寨版木曾義仲都一個毛病,嚴重的用人不當,早期親自作戰時期用人還算湊合,麾下有實才的人從攻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後期成為首領就開始犯渾,明明手頭有人可用就是不重用。

因此很多歷史學者都認為,人才問題是31歲的項羽在楚漢爭霸之中最終兵敗自刎的關鍵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飄雪樓主 的精彩文章:

此惡霸不斷被人舉報,皇帝下8字指令,縣官回了4個字,結果悲催
此末代皇帝3歲登基,14歲拜洋人為師成強盜,潛逃前一小時悲催

TAG:飄雪樓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