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榮耀2018,恭喜18位松鼠喜提24項獎項

榮耀2018,恭喜18位松鼠喜提24項獎項

2018年,科學松鼠會10歲了,10年里,科學松鼠會與大家一起成長,大家也在這裡認識到了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他們有的是科學家,有的是醫生,有的是教師……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科學松鼠會成員

2018年,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繼續為科普發光、發熱,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傳播科學內容,讓更多的人感受科學之美。2018年又是一年豐收年,18位松鼠在各自的領域裡共獲得24項獎項

科技傳播獎

科技傳播獎自2015年設立,迄今已成功舉辦4屆,旨在鼓勵我國科技新聞工作者不斷創作出優質的科技新聞作品,不斷提高科技新聞作品的傳播力,推動我國科技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

在今年的科技傳播獎中,嵇曉華(姬十三)榮獲2018年科技傳播獎優秀個人獎、丁佳的作品《睜開了「天眼」記住了「老南」》榮獲優秀作品二等獎、王永亭參與的《霍金系列報道》榮獲優秀作品三等獎

嵇曉華榮獲2018年科技傳播獎優秀個人獎

嵇曉華(姬十三)是果殼網創始人、CEO,在行創始人。他曾獲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作為科學專欄作家,曾主編《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獲「國家圖書館文津獎」。作為創業者,嵇曉華長期致力於用互聯網創新產品來推動科學傳播,探索知識獲取模式的革命。作為公益機構科學松鼠會的創始人,倡導「讓科學流行起來」,在科學傳播、教育創新、社會創新等領域多次獲得全國性獎項。曾獲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時尚先生年度科學傳播人物、2016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等榮譽。

大長桿君的作品《睜開了「天眼」記住了「老南」》榮獲2018年科技傳播獎優秀作品獎二等獎

大長桿君,科技記者,科學松鼠會成員,生態學碩士。長期關注科技創新領域新聞報道,相關作品曾獲中國新聞獎、全國政協好新聞獎、上海市好新聞獎、中科院科星新聞獎、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傳播獎、科技報系統優秀作品獎等多個國家、省部級新聞獎項,參與編寫多本科技傳播、新聞業務類書籍,作為唯一一名中國記者入選澳大利亞「國際媒體訪問計劃」。

王永亭參與的作品《霍金系列報道》榮獲2018年科技傳播獎優秀作品三等獎

王永亭,生物化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國際腦血流與代謝學會(ISCBFM)常務理事,科學松鼠會成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會員。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是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所設立的國內科普創作領域的最高榮譽獎,用於表彰獎勵國內公開出版發行的中文優秀科普作品的作者和出版機構。

在第五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中,科學松鼠會成員收穫頗豐,4人共摘得5項獎項,要明天(水白羊)榮獲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金獎,彭茂宇(MarvinP)榮獲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金獎和科普圖書類銀獎(翻譯),李劍龍和冉浩榮獲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銀獎。

要明天(水白羊)的《洞悉宇宙,天眼已開。怎麼,你還不知道?》榮獲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金獎

要明天(水白羊),果殼網高級策劃編輯,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彭茂宇(MarvinP)的作品《惡性黑色素瘤曾經等於絕望,現在一切已不同》榮獲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金獎,《免疫》榮獲科普圖書類銀獎

彭茂宇(MarvinP),生物化學及分子遺傳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學藝術創新平台「科學藝術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現於美國從事癌症轉化醫學研究。業餘積極投身科學寫作,包括為果殼撰寫癌症科普文,為葯明康德公眾號編譯醫藥科技類新聞,並已翻譯完成兩本科學類書籍《免疫》和《費城染色體》(待出版)。曾擔任《時尚先生》和《文藝風象》等雜誌的專欄撰稿人,致力於「讓科學流行起來」的泛科學內容,偶爾跨界採訪斯坦·李,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等文藝界人士。

李劍龍(Sheldon)的作品《楊振寧和李政道是如何獲得諾貝爾獎的?》榮獲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銀獎

李劍龍(Sheldon),理論物理學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菠蘿科學獎策劃人,科學漫畫公眾號「sheldon42」創始人。工作室以繪本、漫畫和動畫短片為載體,將前沿的科學知識融於有趣的小故事中;通過個性鮮明的人物的說與做,用淺顯幽默的方式,將這些知識表現出來。

主要作品包括: 「院士帶你去探索」系列兒童科普繪本,《宇稱不守恆》、《廣義相對論》等科普動畫短片。工作室在公眾號、微博各個渠道累計已發布100多篇科普漫畫,並榮獲中國科普作協「優秀科普作品獎」。譯有《宇宙之書》、《隱藏的現實:平行宇宙是什麼》和《宇宙的奇蹟》等科普書籍。曾參與編寫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

冉浩的作品《發現納勒迪人》榮獲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類銀獎

冉浩,物種網站長,動物學者,作家,廣西師範大學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與基因組學課題組成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已合作發表動物學SCI論文16篇,科學類CN期刊文章超過600篇,出版獨著或第一作/譯者圖書20餘冊。科普類代表作《螞蟻之美》獲國家圖書館第十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2016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

「銀河獎」最佳中篇科幻小說獎

葉盛的作品《畫骨》榮獲第廿九屆「銀河獎」最佳中篇科幻小說獎

銀河獎是中國幻想小說界的最高榮譽獎項,獲獎作品代表著中國大陸科幻創作的最高水平。

葉盛,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主要從事與癌症等重大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研究和相應的藥物研發。業餘從事科普科幻的寫作和翻譯,獲得國家圖書館「文津獎」推薦圖書獎,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以及「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此外還擔任中國科協「我是科學家」和中科院「SELF格致論道講壇」的演講嘉賓及主持人,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科學嘉賓,《人民日報》「科技大觀」撰稿人。

非凡貢獻人物

邢立達榮獲2018年獲得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頒發的 「非凡貢獻人物」獎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聯合新華公益推出了「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貢獻人物」活動,旨在發掘在古生物化石發現、科研、修復、宣傳、藝術展示、文化傳承以及保護等方面做出不朽貢獻的人物,揭開這些人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邢立達榮獲2018年獲得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頒發的 「非凡貢獻人物」獎。

邢立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年古生物學者,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探險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經過十餘年的積累,在恐龍足跡學和脊椎動物琥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進展, 2016年發現世界首例恐龍琥珀,入選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年度六項重大科學發現,併入選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2017年獲得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六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併入選《南方人物周刊》發布的中國青年領袖。出版與翻譯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並多次在CNN,CCTV等頻道為公眾介紹古生物知識。

國際科學記者獎學金

鄭李(李子)榮獲2019年EurekAlert!國際科學記者獎學金

EurekAlert!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旗下面向全球科學記者的科學新聞服務平台。2004年,在來自威廉?T?戈登項目創新捐助基金的種子資金資助下,EurekAlert! 國際科學記者獎學金項目成立。該獎學金計劃每年資助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記者赴美參加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報道最前沿的科學進展,並與來自世界的同行建立聯繫。2015年,科學松鼠會成員張博然(Ent)就獲得了2016年的EurekAlert!國際科學記者獎學金。

鄭李(李子),社會學和政治學出身,博物館愛好者,科學作者、譯者,關注技術和社會領域的議題,目前專註於撰寫長報道。果殼網特邀主筆,喬治亞理工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專業博士生。

中國自然好書獎

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是專門評選以自然為寫作主體的圖書獎項,希望通過活動評選出在傳遞自然知識、傳播人文價值、踐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具有卓越成績的圖書作品。中國自然好書獎堅持公益性,希望能推動全民參與自然閱讀與自然寫作,在自然好書的熏陶下豎立新時代正確的自然觀,與自然更和諧、更理性地相處。

史軍主編的《少年輕科普叢書》(四冊)和《植物學家的筷子和銀針》榮獲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入圍獎

史軍,中科院植物學博士,「玉米實驗室」創始人,科學松鼠會成員,兒童科普圖書策劃人。中國植物學會蘭花分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教科版小學科學課本核心作者。著有《植物學家的筷子和銀針》《植物學家的鍋略大於銀河系》《花花草草和大樹,我有問題想問你》。系列科普視頻《植物有話說》《一點植物學》主創。同時擔任《改變世界的中國植物》、《水果傳》、《風味人間》等多個紀錄片科學顧問。

陶雨晴(紅色皇后)主編的《羚羊與蜜蜂:眾生的演化奇景》榮獲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入圍獎

陶雨晴(紅色皇后),科學松鼠會成員,果殼網長期作者。本是文科生,卻對動物和進化有著強烈的興趣,所以致力於尋找科學和文學的交匯點。出版有個人作品集《羚羊與蜜蜂》。

微博2018十大影響力科普大V

2018年12月23日,微博2018 V影響力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微博科普領域專業機構、人氣大V齊聚現場,痩駝和steed榮獲微博2018十大影響力科普大V。

王冬(痩駝)榮獲微博2018十大影響力科普大V

果殼網主筆,科學松鼠會成員,白天科學奶爸,晚上科學寫作。有時候帶大家飛,翱翔航空世界;有時候帶大家野,揭示生態紀錄片的幕後。更多時候與大家一起用科學分析生活的日常。

Steed榮獲微博2018十大影響力科普大V

Steed,科學松鼠會成員,果殼主筆。曾任《環球科學》Scientific American 簡體中文版雜誌首席編輯。在平媒、網站、微博等各類新舊媒體上從事天文及物理領域的科學傳播工作近10年。微博上最有影響力的天文達人之一,業餘從事星空攝影創作,發起並創辦星空攝影聯盟「夜空中國」,攝影作品在國內多次獲獎。

優秀科普作品

王爽新書《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系》入選了中國教育新聞網2018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王爽,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科普作家,著有《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系》、《給孩子講宇宙》、《給孩子講相對論》;新浪微博知名科學科普博主,科學松鼠會成員。

中國教育新聞網2018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活動通過出版社自薦、專家推薦和讀者推薦等形式,徵集了2017年1月1日至今出版的、適合教師閱讀的優質圖書。在此基礎上,通過專家評審、讀者反饋等方式,選出了2018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及TOP10圖書。王爽新書《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系》名列其中。

王爽參編書籍《給孩子講相對論》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和2018年湘版好書榜

2018年5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目錄。經出版單位申報、專家評審和質量檢查等程序,確定了5個類別共100種優秀出版物。王爽參編書籍《給孩子講相對論》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

「湘版好書榜」是由湖南省全民閱讀活動辦公室組織,以圖書當月的市場銷量為基礎依據,評選具有重要出版意義、重大文化傳承價值、展現湖湘文化特色的湘版圖書。王爽參編書籍《給孩子講相對論》入選2018年湘版好書榜。

王爽《給孩子講宇宙》入選江蘇省「2018年12本好書」

2018年4月18日晚,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王燕文在南京宣布第十四屆江蘇讀書節啟動。本屆江蘇讀書節的主題是「共享閱讀新時代」。在啟動活動上,江蘇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發布了2018年向社會推薦的12本好書,王爽參編書籍《給孩子講宇宙》名列其中。

張文卓(九維空間)作品《愛在量子前》榮獲2018年湖北省優秀科普作品

2018年湖北省科協面向全省開展了湖北省優秀科普作品徵集評選活動,活動由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經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共有15部作品入選。張文卓(九維空間)作品《愛在量子前》名列其中,獲第五名。

張文卓(九維空間),中科院物理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現任職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副研究員,墨子號量子衛星團隊的成員。長期從事冷原子物理和其在量子信息學中的應用工作,同時長期從事量子物理學科普創作,包括多篇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技術時效性科普文章,《量子三部曲》等文學作品,以及愛在量子前、孤單光量子等網路學術歌詞。此次獲獎圖書《愛在量子前》為以上作品文集。

日色提榮獲2018年度中國煙草控制大眾傳播活動控煙媒體報道 新媒體類三等獎

中國煙草控制大眾傳播活動由國家衛計委宣傳司、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辦,旨在通過發揮媒體的作用以創造控煙宣傳教育新局面,推動中國控煙履約進程。

日色提,科學松鼠會成員,曾與分子生物學相愛相殺許久,後以自由撰稿人身份投入科學傳播的懷抱,對科學in進展有濃厚興趣。

薄祿龍入選2017年度上海市科協「晨光計劃」擬資助人選,著作名稱:《醫路前行:大醫院 小醫生》

「上海市科協資助青年科技人才出版科技著作晨光計劃」(簡稱「晨光計劃」)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協辦,專門資助上海青年科技人才出版自然科學領域的優秀首部原創性學術或科普著作。

薄祿龍(薄三郎),科學松鼠會成員,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善於解讀流言來龍去脈,從紛繁複雜的偽常識中發現真正科學的健康常識。被授予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稱號,獲健康報2015年「生命英雄-平凡英雄」獎。

冉浩作品《螞蟻之美》獲第六屆「少年中國」為科技插上文化與藝術的翅膀科技少年應讀作品

「少年中國」文化傳承創新行動由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發起並主辦,迄今已經成功舉5屆,旨在激發科學家和科學工作者參與創作藝術科普作品的熱情,用優秀的科普作品培養少年兒童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冉浩作品《不想和你說再見》榮獲2018「大鵬自然童書獎」「十大自然童書」

「大鵬自然童書獎」是全國第一個兒童自然圖書獎。以「推廣兒童自然閱讀,鼓勵自然好書創作」為宗旨,在面向14周歲(含)以下兒童,以自然寫作為主題的作品裡,選出培養自然認知、傳播科學知識、追求人文情懷、踐行社會責任的優秀作品。認知天地萬物,感應四時變化,「大鵬自然童書獎」期待幫助中國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與國內外經典的自然好書相遇,成長為體格強健、眼界開闊、愛護自然的孩子。

2018獲獎照片回顧

科學傳播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

希望科學松鼠會能為更多人打開通向科學的一扇門、一扇窗,窺探科學的曙光;讓更多的人看到科學不只是書本上的晦澀公式,更是充滿未知和冒險的精彩旅程。

2019年熱情不減,科普繼續!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 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2019年熱情不減,科普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從「富含鈣」到「強化鈣」再到「鈣保健品」,你知道怎麼分辨嗎?
親戚朋友懷孕,除了轉發那些碎片知識還能幹些啥?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