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字唐詩成就一幅風雪夜歸圖,這是獨屬於國學文化的詩詞之美

20字唐詩成就一幅風雪夜歸圖,這是獨屬於國學文化的詩詞之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雪花成為了人們對於冬天非常重要的期待。雖然雪花代表著寒冷,而且也會帶來相應的交通不便,但是這些雪花在空中洋洋洒洒飛翔的時候,所代表的那種自由和洒脫,讓多少人心生嚮往。

而且下過雪之後,天地間一片雪白,如此美麗的環境也讓很天地間煥然一新,讓很多人都願意沉浸當中:這是一個充滿新奇的世界。

就像白居易在《問劉十九》小詩中所描繪的那樣,「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雪花飛舞的季節當中,沒有什麼能夠比三五知己好友在一起吃著火鍋、唱著歌、喝著酒更快樂的事情了。所以雪花也代表了一種人生態度和一種極致的人生享受。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古詩也是和雪花有關的著名唐詩。20字唐詩成就一幅精美的風雪夜歸圖,這是獨屬於中國人的詩詞之美。且看: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首古詩我們很多人都已經非常熟悉,題目就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是唐代詩人劉長卿。這首詩不單在今天的語文課文教材當中非常常見,而且其中所勾勒的那種美麗的境界和圖畫之美,那可是獨屬於中國人的享受,只有中國人能夠懂得、能夠賞析其中的意境之美。

在這首唐詩的一開篇,就是一幅悠遠的背景圖畫。「日暮蒼山遠」,遠處黃昏來臨,天色已經比較晚了。放眼望去,遠處的山色蒼茫,讓人覺得路途更加的遙遠。天地間一片雪花茫茫,詮釋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

在這樣雪花飛舞的季節,自然是天寒地凍的。「天寒白屋貧」,詩人雖然沉浸於當前美麗的雪景之中,卻也絲毫不避諱山雪所帶來的天氣寒冷。因為是「日暮」而且「蒼山遠」,詩人只能選擇在山間人家投宿。但是因為天氣實在太過寒冷,讓詩人也覺得這個農家小院非常的清貧,更加覺出了幾分寒意。

正在這個時候,詩人「柴門聞犬吠」,他聽到了這個農家小院柴門開啟的吱吱呀呀的聲音,而且小院里的小狗汪汪叫。這樣的圖景在農家小院當中非常常見,在這樣寒冷的夜晚當中,在這樣寧靜的夜晚當中,「犬吠」給這個農家小院增添了幾分生機。

最後的這句古詩是對於「柴門聞犬吠」的進一步解讀。為何會「聞犬吠」,乃是因為「風雪夜歸人」,應該是這個農家小院的主人冒雪歸來。

這首古詩全文只有20個字,但是其中所勾勒的意境之美,就像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尤其是古詩當中的最後10個字,有動有靜,和漫天的雪花融為一體。雖然只是詩人由聽到的聲音所想像的畫面,但是卻體現出畫面的無比精緻。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33歲岑參在邊塞寫給妻子的一首唐詩,28字盡顯征夫之愁,思念之深
李白另一首寫「蜀道難」的古詩,10個字就寫出蜀道之艱險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