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才是良心科學家:不要專利 不要貴族封號 用發明造福全球患者

這才是良心科學家:不要專利 不要貴族封號 用發明造福全球患者

首位物理學諾獎獲得者 不要專利謝絕貴族稱號 發明造福無數患者。這才是良心科學家:不要專利 不接受貴族封號 用發明造福全球患者。

一個有良心的科學家,是為世界大眾謀福利的人,他們不會「以技索取」,將發明無償的奉獻給全社會。比如,曾經服務過廣大患者的X射線診斷與治療,它的發明者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後文簡稱倫琴),就是這樣一位有良心的科學家。

1845年3月27日,倫琴出生於德國萊茵州萊耐普城。其實,倫琴的求學之旅是非常曲折的。16歲時,他因被誣告畫了一位教師的漫畫而被不公正地開除學籍(事實上漫畫是別人畫的),他從而失去參加中學畢業證書考試的機會。沒有畢業證書,想順利進入大學,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所以,他最初只能以旁聽生的身份到大學裡「自學」。旁聽生得不到老師的特別輔導與關照,那段日子的倫琴非常苦悶。

為了成為一名正規的大學生,他去了瑞士的蘇黎世,那裡不需要中學畢業證書,但要進行一次專門的入學考試,倫琴順利通過面試,於1865年11月進入蘇黎世工業大學學習機械工程。1869年以論文《氣體的特性》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離開蘇黎世工業大學,受聘到維爾茲堡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成為孔特主持的實驗物理研究所的助手。後來,又受邀隨導師孔特一起,前往巴伐利亞的威茨堡麥米倫大學,繼續從事教學與研究。1888年,繼孔特之後,任巴伐利亞的威茨堡麥米倫大學物理研究所所長。1894年,倫琴當選威茨堡麥米倫大學校長。

1895年,倫琴在從事陰極射線的研究時,發現了X射線。當時他發現陰極射線管發出新射線。他將這種射線命名為X射線,因為他當時還不知道這種射線的屬性,而「X」正是代表未知數的數學代號。

為了驗證X光的穿透能力,1895年12月的一天晚上,他動員自己的夫人作為實驗對象,當他夫人的手放在熒光屏後時,她簡直不敢相信,熒光屏上這隻有戒指和骨骼畢露的造影就是她自己的手。

1895年12月28日倫琴把《關於一種新的射線》為題的論文送交威茨堡物理學會和醫學協會會長手裡,這年正是倫琴50年華誕。這是他為人類奉獻的一份最珍貴的禮物。

1896年1月5日論文副本在《維也納日報》星期版的頭版頭條作了詳細的報道。這一偉大的發現立即傳遍了全世界。1月13日下午5時,倫琴應邀在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御前作講演和表演,德皇與他共進晚餐並授予二級寶冠勳章和勛位。德皇要封給他貴族稱號,倫琴拒絕了。

做個普通的科學研究者,才是倫琴最踏實的生活。倫琴的工作是在簡陋的環境中完成的。一個不大的工作室,窗下是張大桌子,左旁是個木架子放著日常用品,前面是個火爐,右旁放著高壓放電儀器,這就是人類第一次進行X線試驗的地方。

1896年1月23日,倫琴在自己的研究所中作了第一次報告;報告結束時,用X射線拍攝了維爾茨堡大學著名解剖學教授克利克爾一隻手的照片;克利克爾帶頭向倫琴歡呼三次,並建議將這種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

倫琴一生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他以一個普通成員的身份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他謝絕了貴族的稱號,不申請專利,不謀求贊助,使X線的應用得到迅速發展和普及。

倫琴的發現很快被醫學界作於診斷疾病、探查體內異物。1896年X線便應用於臨床醫學,第一次在倫敦一婦女手中的軟組織中取出了一根縫針。身體的任何部位、組織、器官都可以用X線顯示並發現異常。

倫琴由於發現了X射線,在1901年獲得第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金。他的這一發現宣布了現代物理學時代的到來,使醫學發生了革命。獲得物理學獎金後,他立即將此項獎金轉贈威茨堡大學物理研究所為添置設備之用。

倫琴的發現不僅對醫學診斷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影響了20世紀許多重大科學成就的出現。倫琴射線直到今天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仍然是醫學診斷。在現代數字技術的幫助下,倫琴射線診斷已經可以提供人體內部三維圖像。除了在醫學上,倫琴射線還應用在微觀世界的觀察和對太空的研究。另外一個倫琴射線的重大應用領域是材料無損探傷。使用倫琴射線可以檢測出金屬材料和焊接部位的內部缺陷。

1923年2月10日,倫琴在慕尼黑去世,終年77歲。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16歲考上清華20歲收穫真愛,21歲成名詩壇29歲跳江自殺
湖北出土一銅劍上的兩個字連郭沫若都認錯,被人正名後才名揚天下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