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三大現實問題來臨,印度向東看齊,中國西線戰略發力

三大現實問題來臨,印度向東看齊,中國西線戰略發力


我們看待事物總會不自覺的帶上「有色眼鏡」,總是照著幾年前甚至十年前的印象,去認知現有的事物。


這就是「經驗主義」,卻也容易犯「經驗主義錯誤」。

世界每天都在變化,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與國之間的博弈,總是因利而來,因利而往。


戎評向來以「發展的眼光看世界」,但怎麼發展,向哪發展,就需要紮根現實,看清當前大勢所在。


來源:戎評



12月中旬,印度總統科溫德結束了對緬甸為期5天的訪問。



現在的緬甸正處在多事之秋,羅興亞問題被西方集團不斷熱炒、放大,制裁行動接連不斷。



中俄的決定並不令人意外,但在西方國家政治壓力,印度卻一反常態,也向緬甸伸出了援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對著干。



科溫德不在意西方說了什麼,公開支持緬甸在羅興亞問題上所做出的努力。這也讓印度緊隨中俄的腳步,成了又一個在這個問題上支持緬甸的地區大國。



在《

戎評|印度緊隨中俄抗爭西方價值,巧妙破局,中國四面開花迎接更大挑戰!

 》一文里,已經提到中國的西線戰略。

緬甸皎漂港對中國戰略的意義無需多言,印度此時押注緬甸,就是對中國戰略的支持,也是意味著莫迪正在主動求變,

新的骰子已經擲下



波瀾始於細微處

當我們想給印度貼上陣營標籤時,總要猶豫三分。這個南亞大國一直都不靠譜,缺乏主見,三心二意,關鍵時刻還掉鏈子。


可是在剝絲抽繭之後,印度過去一年內的行為,已經為現在的戰略轉向奠定了基礎。

新德里逐漸與西方陣營「脫鉤」,和中俄逐漸交好,是這一段時間的主線。

在《

中印為何不針鋒相對了?一年前的洞朗危機,差點讓印度丟掉南亞 | 大棋局之印度篇

》已經提到的部分內容就不再贅述,這裡主要提這三點:印太戰略、伊核協議以及5G。

1、不配合印太戰略

印度洋東臨馬六甲,西邊就是中東,是全球航運不折不扣的關鍵節點。去年11月,白宮野心勃勃地提出印太戰略。


作為印太戰略的核心之一,美國人給印度的「甜頭」也不少,有經濟上的,也有軍事上的。但美國的心思,印度一清二楚。

借去年洞朗一事,莫迪已經看清特朗普色厲內荏、外強中乾的本質。美國當時煽風點火,無非就是想把印度忽悠瘸了,然後在一邊坐山觀虎鬥。

一旦中印擦槍走火,真出了事,美國第一時間肯定是想著抽身,而不是把自己也給陷進去。莫迪眼沒瞎,一邊應付了幾句,一邊開始轉身了。

除了一系列高層互訪和經濟合作,中印在軍事層面也開始新一輪接觸。

12月23日,中印在四川成都進行的「攜手—2018」陸上聯合軍事演習落幕,意味著兩國關係已恢復到正常水平。

2、繼續支持伊朗

美國在撕毀伊朗核協議後,重啟對伊全面制裁。尤其是伊朗石油,華盛頓視其為眼中釘,想完全掐斷伊朗的這條生命線。

一時間風聲鶴唳,整個7、8月份,伊朗的石油出口跌到近5年來的低谷。10月2日,路透社甚至放話稱:「印度已經決定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

這個判斷並非出自印度之口,但英國媒體敢這麼寫,背後少不了西方的政治意圖:看,印度已經服軟,跟著美國制裁伊朗了。

印度是可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買家,這要是真事,必然會影響到其它國家的決定。

此外,路透社這番話,也是強行往印度腳底下塞了個台階,就看印度走還是不走了。印度走沒走?當然不走。

10月5日,來自印度石油公司的知情人士正式表態:「

從11月份開始,印度會大力恢復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力度,或將達到1000萬桶以上。

莫迪明白美國在借伊朗一事「拉幫結派」,但他也很清楚印度需要什麼,顯然中俄這邊還是更穩妥些。

3、5G是「投名狀」

印度最初向全球通信設備商發出5G邀請時,華為不在受邀之列。甚至9月份時,一度有印度電信部門禁止華為參加5G試驗與合作的消息流傳。



但在9月27日,風向逐漸變了。當天華為印度分公司CEO陳明傑透露稱,華為收到了印度政府進行5G試驗的正式邀請。



過去的幾個月,美國拉著小弟對華為「喊打喊殺」,印度卻毫不理睬。華為在當地的5G試驗沒有遭到任何業務障礙,並準備在明年初與當地合作夥伴一起進行超高速度5G服務試驗。


事實上,美國在5G競爭中加入了更多政治因素、安全因素、甚至意識形態因素。

5G建設中是否採用中國技術,已經被白宮視為「投名狀」



經過長時間發酵,公開採取美國立場的國家要麼是美國的盟友,要麼是美國的親密夥伴。

把華為拿到的25份合同,以及禁用華為的國家往地圖上擺開一看,國際格局瞬間明朗。



印度能看不懂風向嗎?過去幾十年里,印度不斷遊走在中國、美國、歐盟和俄羅斯之間,多方下注少不了眼力勁。現在的國際形勢,新德里心知肚明。



求發展是唯一目的

莫迪執政這麼多年,發現印度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三:

人力資源、製造業和啟動資金



1、人力資源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2017年時,其人口已經超過13億,並且仍然以每年約1500萬人的速度增長。



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2030年時印度人口將達15.1億,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2050年時,印度人口將達16.6億。




此外,印度目前的人口結構相當優秀。截至2017年底,印度14歲及以下人口佔比27.78%,15歲以上64歲以下的人口佔比66.23%,65歲以上人口佔比5.99%。



無論是年齡結構,還是人口數量,這兩個數據都表明印度的人力資源擁有極大的潛力。

但人力資源有潛力並不意味著就有那麼多人力資源,人口沒能轉換成資源前,可是沉甸甸的負擔。



印度想把人口優勢,轉化成人力資源優勢,需要突破4個關口:

教育普及率、城市化、勞動參與率和工作機會。



先說教育。印度憲法在1950年1月即規定對14歲以下兒童提供8年義務教育,但直到2015年,

印度的識字率卻只有72%

。這意味著65年來,印度的教育普及率仍然上不去。



在現代工業文明中,人力資源與人口素質是正相關的。受教育人口越多、教育層次越高,其社會生產力就越大。



而且印度憲法規定,全國1652種方言中有24種是官方語言,這就意味著掌握任何一種,就算是識字人口了。這樣的人究竟能有多少的生產力?真實情況著實堪憂。



再看看印度的城市化率,截至到2017年底印度農村人口約為8.9億,農村人口佔比超過67%。換句話說,

印度的城市化率低於33%

,生產力十分分散。




同時,低城市化率會導致傳統觀念相對濃厚,阻礙現代化發展。而大量農村人口,也需要進行大量的醫療、教育投入。畢竟人口越是分散,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就越是被分攤。



然後是印度的勞動參與率,倘若人口不參與勞動,生產力就無從談起。



根據美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中國的勞動參與率達到了驚人的76%,只有24%的人沒有參與工作。這24%的人中,包括了老人、孩子和學生。



那麼同為人口大國的印度呢?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數據顯示,

印度10月勞動參與率僅為42.2%

超過一半的印度人沒有參加工作。


這樣的差距由兩個原因造成,一是印度女性勞動參與率不足30%,而中國則是近70%。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印度的工作機會不充裕。印度經濟的支柱產業是第三產業,尤其是以金融、IT部門為主的高端服務業,對人才專業素質要求高,但對低素質勞動人口極不友好。



但印度的人口分布和受教育程度,決定了

印度的現狀是低端勞動力富餘

,高素質人口不足。

種種因素疊加下,印度所擁有的人口優勢,無法轉化成人力資源,反而成了負擔。



2、製造業



印度以高端服務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難以滿足社會巨大的就業需求,勞動力與就業之間的缺口日益加大。



印度這幾年GDP增速相當高,社會總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

卻難以消減極端貧困

。究其原因,印度GDP的增長是其金融、服務業托起來的。



第三產業需要的是高學歷人才,無論是敲代碼還是做銷售,低學歷勞動力都無法勝任。怎麼才能改變這一的局面?唯一的辦法是發展製造業。



對於印度來說,低端製造業長期缺位,成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心腹大患。印度和中國有部分國情是一致的,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少,這令第一產業吸納低學歷勞動力能力有限。



而印度第二產業也不行,這就導致了大量低學歷人口無法就業,人口難以轉化為人力資源,極端貧困人口始終沒有機會脫貧,也令整個社會生產力難以提升。



3、啟動資金



要發展製造業,就必須要有啟動資金。可是別看印度經濟增速快,其經濟總量基數太低。莫迪就是想發展本土製造業,也得拿得出錢才行。



以銀行業為例,截至今年7月,印度銀行普遍面臨著不良貸款率過高、收益率偏低的問題,

國有銀行的壞賬總計已經高達2100億美元,而印度整體的壞賬率已經高達11.6%



印度國有銀行一直在為鋼鐵、電力和基礎設施等部門的項目提供資金,壞賬如此之多,顯然是這些投資打了水漂。



印度煤炭、粗鋼、水泥、有色金屬等基礎工業品的產量很低,2005年的中國是2016年印度的最少3倍;化肥、乙烯則是1.2倍。這些行業需要大量的啟動資金,但印度現在可拿不出來。



基礎工業品缺乏,不僅拖了製造業後腿,而且延緩了印度的城市化進程,也令印度難以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落後,電力、能源、通訊、物流等諸多行業就發展不起來,最終給印度經濟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天花板。



這三個主要問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乎成了個死循環。4年前莫迪上台時野心勃勃,奈何夢想豐滿,現實骨感。



西進不成向東看

印度在過去左右逢源,吃遍各家好處,但是為何現在大幅轉向中國?

原因很簡單,只有中國才能解決印度正面臨的現實問題。

中國能給印度的支持有三:

資金、產業轉移和基礎建設



1、中國投資



根據印度官方數據統計,其中小企業對印度經濟貢獻達40%,同時也提供了印度全國近80%的就業崗位。但這些企業,需要持續的投入和扶持才能生存。



印度網站Inc42調查了2018年首次進入印度的所有頂級國際投資者名單,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已經成立了2億美元的基金投資印度市場。



工商銀行把目標對準了印度不斷發展的金融科技產業和中小企業板塊,而該板塊對印度的出口貢獻了40%以上。嘗到甜頭後,印度對中國資本大開國門:




6月,晨興資本首次亮相印度,並分別在6月、9月和11月進行了多輪投資;


7月,印度儲備銀行(RBI)向中國銀行頒發了在印度開展業務的許可證;


9月,賽領國際發展投資基金對印度本土網約車巨頭Ola投資了5000萬美元。

這些投資正在改變印度的製造業,令其生產規模得以擴大,生產能力得到發展。



2、產業轉移



2017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四萬億美元,是美國、日本和德國之和。如果拋開美國,中國的工業產值比除美國外所有發達國家總和還要高。



現如今,全球8成的低端製造業都在中國,印度想要低端製造業得到發展,必須攻克兩個難關:

原材料成本和市場競爭



都知道東南亞、南亞人工成本極低,是全球製造業轉移的下一個目標。但為何直到現在,大規模的產業轉移仍然遲遲沒有發生?在於原材料成本。



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全產業鏈工業體系的國家,也就是說中國不缺乏任何工業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商品,

絕大多數原材料都沒有關稅這個環節,生產成本就會具備優勢



但在印度,許多原材料都需要從外國進口,成本也就水漲船高。而市場競爭也是如此,包括原材料市場在內,中國佔據了極大的份額,印度想發展自然是處處受制。



不過近幾年,中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與轉移。那些我們認為低端的、高污染的製造業,對印度來說卻能夠解決當務之急。

想從中國手裡接盤子,不做點表示能行嗎?



3、基礎建設



戎評在前文提到,印度的基礎建設十分糟糕,這裡就簡單地以鐵路和電力兩個方面為例。



早在1853年英國殖民地時期,印度的鐵軌數量就達到了世界第四,這是一百多年前的標準。



現在印度鐵路里程仍然排在世界第四,總里程長達65000多公里,但有大半都始建於英國殖民時期。

除此之外,印度鐵路公司每年維修的鐵道長度僅為2000公里,而實際需求高達4500公里。



由於年代久遠和糟糕的維護,

印度鐵路最高時速僅為160公里

,和中國鐵路十幾年前的水平相當。



至於電力,中國已經把電網架設到了全國任何角落,但印度2015年的一項審計發現,全印度還有18452個村莊沒有電力供應。



在中國,停電已經成了稀罕的體驗,全年不間斷、無事故供電已經成了現實;在印度,電力卻嚴重短缺,經常出現斷電現象,每年的電力缺口在10%以上。



印度需要大規模基建,而世界各國中,只有中國擁有質量最優、價格最佳、費效比最好、工期最短的基建能力。



中印加起來20多億、快30億人口,兩個大市場之間自然是要互通有無,資源互補。

中國所擁有的,恰好是印度所急缺的。

莫迪花了4年時間,沒能在西方發達國家找到答案,最終在中國這裡獲得了解答。

國家之間的互動,離不開一個「利」字。

印度想借中國的東風,加快自身的發展,中國也需要印度在地緣上的影響力。

不可否認,印度雖然窮了些,弱了些,卻仍然是南亞第一大國。西線戰略想取得更多進展,怎麼也繞不開印度。

印度就像一顆石頭,它究竟是絆腳還是壓艙,終究取決於中國將它放在什麼地方。

毛主席曾說過:

政治就是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

不過,美國人顯然沒聽過這句話,也不懂這些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剛剛,華為反擊了,任正非霸氣回應!
大快人心!中國終於出手禁售蘋果,美國只能啞巴吃黃連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