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這裡告訴你原因

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這裡告訴你原因

有人問,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下面就來說一下其中的原因。

我們常在電視劇里看到這樣的橋段,夜深人靜的巷子里,一或兩個人手提著燈籠,邊走便敲打著梆子,長聲呼喊著當下的時間和注意事項,這就是打更。打更,是在夜晚為人們提供時間參照的一種職業,在鐘錶並不普及的古代,甚至是近現代一些欠發達的小村落里,打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代社會,雖然並沒有像現在這麼精確的時間概念,但仍要參考時間來進行一天工作的規劃。在白天,人們可以依據傳統經驗或日晷等儀器來掌握時間,到了晚上,失去了日光的參考,掌握時間就變得十分困難。為了讓人們在夜間也能對時間有個大致的把握,打更的職業便應運而生了。

有些人會疑惑,日落而息,太陽落了不就應該睡覺嗎,打更報時又有什麼用呢?除了報時,每更得呼號也不相同,比如戌時一更的呼號為「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個時候是人們要熄燈就寢的時刻,因此提醒大家注意防火;亥時二更的呼號為「關門關窗,防偷防盜」,這個時間段盜賊活動頻繁,喊兩嗓子告訴他們有人在巡邏,不要為非作歹;三更「平安無事」,四更「天寒地凍」,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體」催促大家起床。除了這些提醒作用以外,打更的更夫還肩負著第一時間發現險情並發起警報的責任,所以說,打更是為了讓大家的夜間能更好的休息,古時的社會治安與現如今不同,一聲聲更夫的吆喝,能讓人們心裡踏實許多。

那麼更夫是怎麼判斷時間的呢?我們可以猜想一下,除了太陽和鐘錶,我們還能用什麼方式計時呢?古人的智慧從來不輸我們,他們有自己的招法。有滴水法、流沙法、燃香法、觀星法等等,前幾種只要有傢伙事兒就能做到,只要定時去查看水漏沙漏的流量情況就能判斷時間,觀星法則技術含量高許多,一般情況下並不多用。

打更為古時人們的夜晚帶來了便利,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鐘錶電子產品的應用和普及,打更這一職業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小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結尾,宋江等正將被封了什麼等級官都?這裡告訴你答案

TAG:覃小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