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處雖效之,終不及——高麗秘色瓷

處雖效之,終不及——高麗秘色瓷

宋元之交的太平老人撰《袖中錦》,評出各類天下第一事物,高麗秘色與端硯、洛陽花、建州茶、蜀錦、定磁、浙漆、吳紙等入列,並稱「他處雖效之,終不及。」所謂高麗秘色,即指高麗青瓷,足見評價之高。【China瓷按:原文為「監書、內酒、端硯、洛陽花、建州茶、蜀錦、定磁、浙漆、吳紙、晉銅、西馬、東絹、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興化軍孑魚、福州荔眼、溫州掛、臨江黃雀、江陰縣河豚、金山咸豉、簡寂觀苦筍、東華門把鮓、京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長老、京師婦人,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及。 」】

【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藏12世紀青瓷透雕七寶香爐】

高麗青瓷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陶瓷器中最具時代藝術的代表,它是受中國唐宋王朝青瓷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如越窯、耀州窯、汝窯等。高麗瓷在繼承、消化中國制瓷技術與裝飾手法的過程中能較好地融入高麗文化內涵,最終形成了既有中國青瓷傳統技術、藝術手法,又有本國文化及藝術特色的獨立青瓷體系。其優美精緻,是貴族生活的物質、文化象徵,部分可與中國宋代汝窯相媲美。

統一新羅時代生產高溫灰釉陶,高麗時代青瓷發展迅猛,受越窯影響較深。10世紀末期後,大量宋瓷輸入,以受北方汝窯和南方龍泉窯影響最深,高麗青瓷開始呈現深沉的綠玉式格調,刻劃花以菊花唐草為主要裝飾紋樣,造型以典雅清秀取勝,已不見宋瓷的大膽誇張。12世紀始,高麗青瓷發展達到高峰,釉色綜合了汝窯、龍泉窯的工藝特色,產品近似於龍泉窯、汝窯的梅子青、艾葉青、粉青、天青、月白等色,最主要成就在於燒出了美麗絕倫的翡翠色調。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12世紀青瓷透雕唐草紋盒】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出訪高麗的使臣隨員徐兢在其著《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寫道,「陶器色之青色,麗人謂之翡色。」「碗、碟、杯、甌、花瓶、湯盞,皆竊仿定器制度...其餘則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窯器,大概相類...色澤尤佳...酒樽之狀如瓜,上有小蓋,而作荷花伏鴨之形...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獸,下有仰蓮承之,唯此物最精絕...高麗工技至巧,其絕藝悉歸於公。」

【青瓷竹節紋瓜型執壺】

高麗青瓷的生產是由宮廷直接派官員「窯直」管理的,這點與宋代官窯或明清御窯相類,正是絕藝悉歸於公,尤以全羅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和全羅北道扶安郡保安面柳川里的窯場最為著名。其青瓷產品只進供上層貴族,器物務求華麗,重質不求量,不惜工本,廣泛採用青瓷堆花、透雕、鑲嵌、辰砂、鑲嵌描金、鐵繪等高難度的精工技巧,或單獨使用,或多種工藝綜合於一器。像仁宗長陵出土的青瓷瓜形瓶及方形台有類於宋代青瓷的高雅寧靜,而青瓷透雕七寶香爐、青瓷透雕唐草紋盒、青瓷鑲嵌透雕龜甲紋套蓋、青瓷透雕雙龍筆插、青瓷龜形水窪注、青瓷堆花蓮荷唐草紋水注的華麗精巧,已超過宋瓷,足與金銀工藝爭勝。

【青瓷凈水瓶】

【青瓷雲鶴紋梅瓶】

【青瓷鑲嵌菊花紋瓜棱玉壺春瓶】

【青瓷水鳥紋葫蘆型執壺】

【青瓷茶盞及盞托】

【青瓷刻花牡丹紋大肚瓶】

【青瓷花草紋香盒】

【青瓷雲鶴紋梅瓶】

高麗青瓷紋飾中最有代表性的雲鶴紋取法於宋遼繪畫的技法,生動逼真,聞名於世。

【青瓷蒲柳水禽紋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開端 的精彩文章:

貴州官爐造光緒十四年黔寶推薦
中華民國三年壹圓簽字版銀幣一組推薦

TAG:藝術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