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145/95,要不要去看醫生?一去醫院就讓吃降壓藥咋辦?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張先生無意中測血壓發現是145/95mmHg,低壓有點高,家人勸他去找醫生看一看。張先生怕一到醫院,醫生就讓吃降壓藥,所以就一直拖著不想去,相信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先來看我國人群中的這樣一組數字:
高血壓的知曉率為46.5%;高血壓治療率為41.1%;高血壓控制率為13.8%
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25.2%,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
心腦血管病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40%以上,高血壓是首位危險因素
心肌梗死患者中50%患有高血壓
心率衰竭患者中40-50%源於高血壓
腦中風50%以上由高血壓所引起
由此可見高血壓的危險之大,事實上高血壓是可防可冶的疾病,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干預治療的越旱受益越大。治療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降壓藥及其它藥物治療,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手段,但並非所有高血壓都需要藥物治療。
因此,當發現自己的血壓升高時,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及早去看醫生,至少要請醫生幫你搞清楚三件事:
第一,明確高血壓診斷。一次測量血壓升高不能診斷為高血壓,需要在非同日測量三次血壓,測量時間應選擇在上午6:00-10:00、下午17:00-19:00的時間段,且在醫院診室測量與在家測量對高血壓診斷標準略有不同:
診斷高血壓診斷標準:大於140/90mmHg
家庭高血壓診斷標準:大於135/85mmHg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收縮壓(高壓)或是舒張壓(低壓),只要有一個超過診斷標準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第二,明確是否有靶器官的損害,這是高血壓治療的重中之重,也是是否需要立即服用降壓藥最重要的依據。僅僅是血壓升高並不可怕,由此而造成多器官的損害才是治療的重點。
由於高血壓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在明確診斷時可能已經發生很長時間,對心、腦、眼、腎等主要器官可能已經造成損害,及時請醫生對靶器官損傷進行評估非常重要,因為一旦有靶器官的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即需要積極干預治療。
第三,明確是否有其它代謝異常。高血壓危害的根源在於對血管的損傷,在此基礎上如同時存在血糖、血脂等代謝異常,將加速加重對血管的損害,因此血壓升高時要對這些指標做明確的了解,才能針對性地制定最合理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血壓升高時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是必須的,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如果經過了上述三個環節,僅僅是單純的血壓升高,並不需要立即服用降壓藥,可採取限鹽少油、加強運動、戒煙限酒、生活規律等生活方式干預進行降壓治療,經3-6個月仍降不到正常水平,再考慮服用降壓藥。如果經全面評估需要立即服用降壓藥,則表明是病情的需要,而不要排斥降壓藥的使用,要知道高血壓越旱得到控制獲益越大。
此外,還需要了解的是血壓控制的目標:
一般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理想目標是小於120/80mmHg,至少應小於140/90mmHg
糖尿病、慢性腎病、高血脂等患者血壓控制的目標應在130/80mmHg以下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冬天服用他汀降脂葯的人,有這種習慣可能讓你的肝轉氨酶高起來
TAG:天天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