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廚diss美式中餐像屎一般,這波「辱華」我們站你!
InsDaily-每日lns新資訊
本文授權轉自:北美留學生日報
ID:collegedaily
昨天聽說有美國人發表「辱華言論」
結果我卻想給他站台
噴的好!
安德魯·齊默爾恩,
美國著名的大廚兼電視名人,他在2006年首播的長時間脫口秀《奇異食物》中,向美國人介紹了世界各地的許多不同的食物。但在上個月,這位名廚因對許多人認為
在文化上不敏感的美式中餐
和餐館發表了一番評論,以至於冒犯了整個餐飲界(乃至全世界)的人。他在提到自己開中餐店的原因時說道,
「我是在拯救大家的靈魂」,「讓中西部的人們不用再忍受那些馬屎一般假裝是中餐的餐館」
。之後周一,這位大廚在接受《快公司》(Fast Company)採訪時發表了一份長篇道歉聲明,回應了他最初的聲明。
在採訪中,齊默爾恩談到了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開設了第一家亞洲休閑快餐餐廳Lucky Cricket。
當他宣稱他決定開這家餐館的初衷是為了向中西部的人們
「介紹」辣椒油、手工麵條和「真正的」烤鴨
時,令許多人首先感到不快。持不同意見的批評者們指出,在美國各地的大型華裔聚集區中,有許多一流的中國餐館,多年來一直在供應他所說的這些食物。其實根本沒有象他說的那樣,美國人吃不到正宗的中餐。
隨後,他還提到了聞名全美的中餐廳「PF Chang』s」。
他說道
「僅僅因為這家店的老闆是江孫芸的後人,就能說明PF Chang"s是中餐廳嗎?騙人。」
很多朋友可能會對江孫芸這個名字不太熟悉,給大家科普一下。
江孫芸(CeliliaChiang,1920年—),是
著名的華裔烹飪專家,
二十世紀江孫芸曾在美國舊金山經營一家名為「福祿壽」(Mandarin)的高檔中餐館
,之後對美國中餐館提供的菜品和美國人對中餐的認識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她還在2013年時獲得了有
「餐飲界奧斯卡」
之稱的
詹姆士彼爾德基金會(James Beard Foundation)
頒發的
「終身成就獎」。
並成為詹姆士彼爾德基金會終身成就獎的
第一個亞裔獲獎人。
給大家找了一些PF Chang"s 的菜品圖,是不是和你印象中的中餐不太一樣?
(圖源:AZCentral)
(圖源:yelp)
他說,
「雖然PF Chang"s的老闆外表長的是中國人的臉,但是其實他的內在完全是一個富有的美國孩子。」
(despite how he looks on the outside, he"s a rich, American kid on the inside)
當記者問到,面對文化差異,他是怎麼覺得一個美國白人能做好一家正宗的中國餐廳時,他對記者說道,自己去過20多次中國,從小就很痴迷中國的飲食文化。
現在想要藉助這個平台,讓更多美國人了解中國美食,讓大家看到,中國文化孕育出的飲食是多麼的美妙。
齊默爾恩發表攻擊性言論之後立即被食客和其他媒體人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批評並要求道歉,六天後,他在Facebook上發表了長篇道歉聲明。
齊默爾恩寫道:「我對我說的話完全負責,我想向那些被這些言論冒犯或傷害的人道歉。」
「食物是做給每個人的,但在文化上,白人從其他文化中獲利的歷史可怕而悠久,這些文化包括食物、音樂和其他方面。美國華人社區感到的不安是合理的、合法的和可以理解的,我很後悔是我造成了這種不安。那是我最不願意做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意圖和背景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們的感受。」
之後,他的美食節目被從黃金檔撤下。
和被媒體人公開嗆聲的局面不同,Facebook上很多網友對齊默爾恩的言論卻表示贊同。
「作為一個中國人和一個挑食的人,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我不覺得你需要為你所說的事實道什麼歉。每當我們去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和紐約的時候,我們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真正的中餐』。公平地說,許多國內的餐廳為了在美國存活下來,不得不賣一些符合美國人口味的美式中餐。甚至很多餐廳會提供兩個菜單,一個是真正的中餐,另一個是美式中餐。」
「你不需要道歉。你的言論是完全正確的。作為一個美籍華人,我是永遠都不會踏進PF Chang"s和Panda Express,以及所有假冒的中餐館的大門。你對正宗中國食物有著很高的熱情。你很棒,而且你說的都是實話。眾所周知,當今這個社會,大家都不喜歡說真話的人。」
「我看過了你的採訪,而且我已經吃過你開的餐廳了。作為一個亞洲人,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我總是跟我的朋友說,在現在的美國,什麼事都是關於種族...除非它和種族沒關係...在我看來,你的評論並不是關於種族,只是關於食物的質量。」
當然也有國人認為他的這番「拯救大家」的言論過於自大。
「謝謝你作為我們需要的白人救世主來教我們什麼是真正的亞洲食物,還把我們從我們自己的手中拯救出來。」
中國網友也表示,他說的沒毛病。
中餐最早是隨著華人勞工進入美國,他們的目標客戶也多半是當時在美修築鐵路的勞工
。所以美國中餐一開始的原材料多是各種廉價的邊角肉以及隨意拼湊出來的蔬菜。
由於生存環境的限制導致的衛生習慣比較差,這樣的中餐館常被他人詬病,當時的西方人很害怕中餐館,認為裡面都是吃整雞整鴨的,吃動物的腳,鳥的巢。傳聞還說,中國人吃老鼠和青蛙。
但是很快,19世紀80年代,紐約來了一批波西米亞作家和學者開始大膽嘗試外來美食,品嘗之後他們立刻愛上了中餐,並好評如潮。
中餐的口碑很快被樹立起來,到20世紀末,當時著名的中餐廳chow chow開在了美國的每一個主要城市。
美式中餐可以說是幾代最早的中國移民不斷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美國走出的一條生存之路。
它確確實實養活了數百萬移民家庭,提供了數千萬的華人就業機會——這簡直可謂是中國移民奮鬥史的一頁華章
。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
但正是由於這些歷史原因,加上為了迎合美國人的口味刻意變得多油多糖,美式中餐在它的演變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和傳統中餐背道而馳。
甚至美國人眼裡最正宗的中餐分別是:
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
蜜糖雞(Honey Chicken)
西蘭花炒牛肉(Beef Broccoli)
甜酸雞(Sweet Sour Chicken)
蒙古牛(Mongolian Beef)
特別炒飯(Special Fried Rice)
各種雜碎(chop Suey)
很難想像當他們有一天終於來到中國,發現我們吃餃子一般不炸,也不蘸櫻桃醬的時候,他們的三觀還好嗎?
還記得我們每一個剛從國內來到美國大農村的孩子,被學長學姐們帶去吃「村裡唯一一家中餐廳」時的歡呼雀躍,和看到菜單之後的滿臉疑惑嗎?
扁桃雞、芝麻雞、蜜糖雞、陳皮雞、甜酸雞、蒙古牛、炸餛燉、起司餛飩,芙蓉蛋是什麼?左宗棠雞又是什麼?
我是從一個假的中國長大的嗎?
戰戰兢兢地點了一道覺得應該不會出錯的宮保雞丁,看到菜的那一刻才知道,原來我離中國已經很遠了。
以後只好趁作業不多的周末,叫上幾個同學一起開車一個多小時去附近的大城市找稍微正宗一點的中餐廳解解饞。
我們甚至連續好幾個星期開車去附近一個看起來很荒涼的小地方,只因為那裡的一家中餐每當周末的一點到兩點有豆漿油條。
人在異國,鄉愁有時候就是一份涼皮,一碗酸辣粉,一個煎餅果子。
之前有一次特別想吃家鄉的陝西菜,朋友把我帶到波士頓唐人街的一家名字里有「西安」兩個字的飯店。
費盡周折打包了一份哨子面,激動地帶回家。拆開外賣盒的一瞬間,我的淚水唰地流下來,跑到一邊大哭起來。
那碗面是什麼味道我完全記不清了,只覺得那家店的老闆一定沒有去過西安。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不應該被國籍和地域所限制。
往大了看,美食和音樂,繪畫等藝術一樣,都是全人類的財富。
有一位美國網友說的很對,只要食物做的好吃,所有人都會來吃,不管是白人,黑人,還是黃種人。
當我看到這位美國大廚說他痴迷中國的飲食文化,想讓美國人見識一下中國文化孕育出來的飲食是多麼美妙時,我的內心是感動的。
相比起前一段時間辱罵中國留學生「屌絲與狗不得進入」的華人餐廳老闆,一個土生土長的外國人卻更欣賞我們國家的美食和文化,我更願意去這個白人開的中餐廳。
ref:
https://www.today.com/food/andrew-zimmern-apologizes-remarks-about-chinese-american-restaurants-t14403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drew_Zimmern%27s_Bizarre_World
http://www.baike.com/wiki/江孫芸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難在雜亂的消息列表裡找到小in!
其實只要簡單的幾步操作,將小IN
置頂
起來——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因為某種眾所周知的原因,改名了
但他還是
會
每天分享lns的新資訊長按添加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這個設計出「世界最美便簽紙」的日本公司,又出了一套逆天作品!這一回居然撕出了整個日本?!
※16歲驚艷全球,19歲結婚生子,人生開掛的最帥男模,居然是全家最丑的…
TAG:Ins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