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在海外有多少個軍事基地?

美國在海外有多少個軍事基地?


文 | 艾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華語智庫(ID:huayujunshi),原標題《美軍海外軍事基地的前世和今生》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12月初,美國國防部公布了海外軍事基地結構報告,將美軍最新海外布局情況呈現給世人。從報告來看,美軍海外基地的數量已經從最鼎盛時期的1000多個裁撤至514個,是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最小規模。但是,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海外軍事基地最多的國家。


美軍海外基地的由來


所謂海外基地,是指一國在海外公地、領地、屬地、託管地以及在他國土地上駐紮一定數量的武裝力量、進行特定軍事活動、建有相應組織機構和設施的地區,它是大國投射軍事力量、干預地區事務、維護海外利益的重要手段。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在全球構建了龐大的海外基地網路,其已成為維護美國全球霸權及執行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支撐點。


美國建國之後一直高度重視向外擴張,並且隨著其利益的不斷拓展,美軍不斷加強海外基地建設,從最初立足美洲,逐步向全球部署拓展。這些海外基地在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拓展全球影響力、提升美軍作戰能力、保護美國核心利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美軍海外基地的建設,最初源於保護美國海外貿易活動的需求。1785年之後,北非阿爾及爾、突尼西亞、摩洛哥、的黎波里(巴巴裏海岸)來的柏柏爾海盜不斷攻擊美國商船、綁架船員、索要贖金,最終迫使美國政府於1798年4月成立海軍部,並發動了兩次巴巴里戰爭解決北非海盜問題,戰爭於1815年7月宣布勝利。巴巴里戰爭的勝利,標誌著美國現代海軍的建立和海外駐軍的開始,因此海盜的威脅被認為是美國建立海軍及海外基地的催化劑。海軍為保護海外貿易,開始在地中海等海外地區留下常駐艦隊,這標誌著美國海軍向海外駐軍邁出了第一步。


19世紀後半期,美國開始向海外擴張,藉助武力手段獲得了一定數量的海外基地,最初主要是沿著其貿易路線分布,主要位於太平洋地區。為加速海外擴張,並與當時主要殖民國家形成有效競爭態勢,1856年,美國通過了《鳥糞島法案》,規定任何美國公民只要在無主之地的島嶼發現沉積鳥糞,美國總統便有權宣布該島嶼歸美國所有。自該法案頒布後,美國先後宣布對超過100個島嶼擁有主權,包括中途島等,並在太平洋獲得了多個優良海港,建立了海外基地,成為美國擴張海外勢力、攫取海外利益、輸送政治影響的跳板。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阿爾弗雷德?馬漢為代表的戰略思想家以及西奧多?羅斯福為代表的政治家的「聯手」下,美國開始走向世界。馬漢提出了「海權論」,認為奪取海上主導權對主宰國家乃至世界命運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提出了美國對外擴張的綱領。羅斯福對「門羅主義」做出了新的詮釋,主張美國應該基於國家利益積极參与世界事務,在政治上將美國強力推向世界舞台。


兩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時期,是美國海外基地拓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並藉機完成了美軍基地的全球布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戰略考慮主要是在大西洋地區,但在美國全面參戰後,他逐步開始關注美國的全球利益。在1942年冬,羅斯福指示參聯會制定全球軍事基地網路的方案,一旦戰爭結束,就可以迅速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軍事基地網路,以利於美國主導戰後國際政治,有利於拓展美國的航空、航海利益,更重要的是有利於美國稱霸全球。通過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控制了西太地區的絕大多數島嶼與戰略要地,構建了多方位、多層次、大縱深的海外基地網;在大西洋地區,通過軍事援助、利益交換、軍事佔領等方式,獲取了原來由英法等控制的大量基地,如德國的維爾茲堡陸軍基地、施魏因福特陸軍基地、希埃夫雷斯空軍基地及義大利的加維亞諾空軍基地等。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立了484個軍事基地,其中大西洋地區228個,太平洋地區256個,形成了海外基地網路。


戰後,美國以經濟援助為誘餌,通過「馬歇爾計劃」「第四點計劃」等手段,拉攏西歐和其他盟國,甚至直接以金錢援助為條件取得在別國領土的駐軍權。在冷戰的刺激下,美國重新擴大海外軍事基地,以共同安全為理由,與許多國家簽訂了多邊和雙邊軍事協議,在10年左右的時間裡,美國先後同40多個國家簽訂了多邊和雙邊軍事條約,建立了軍事同盟關係,在歐洲和遠東地區取得了大量的軍事基地。在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時,美軍海外基地已達815個,而到1967年越戰時期,海外基地達到1041個,為冷戰時期的頂點。



新形勢下的結構調整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軍事實力在不斷增強,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無可撼動。但是,美國人自己撼動了自己。小布希總統的反恐戰爭和2008年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機使得美國得了虛胖綜合症。這對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全球地位造成了嚴重影響,奧巴馬總統上任後不得不收縮戰線,推動美國削減軍費。其中的一個措施就是壓縮美國駐外軍事基地。在此方針指導下,美國海外軍事基地數量逐年下降,在歐洲地區的軍事存在也持續減少。

新形勢下的美軍海外軍事基地結構調整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變基地為要錢籌碼。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軍的基地遍布全球,成為維護本國利益的前哨陣地,也是美國支撐其世界霸權的最有力工具。美國憑藉這些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基地,打著維護自由與正義的幌子,行干涉各國內政、售賣美國軍火之實。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美國更是把分布在各國的軍事基地作為要挾各國拿錢的籌碼。比如,美韓正在進行的駐韓美軍軍費分擔比例談判,特朗普就漫天要價,逼迫韓國政府在原來的基礎上上漲一倍。為了達成目的,特朗普不斷揚言,美軍不惜撤出韓國,讓韓國獨自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美國還放風說要將部分駐日美軍後撤至關島,製造中國威脅論,要求日本多給駐日美軍做貢獻,特朗普利用各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見面的機會,指示日本政府大量採購美國武器裝備。特朗普屢次三番公開指責北約歐洲盟國軍費開支比例太低,支付的安全防務費用太小,甚至引起以法德為首的歐洲各國公開與美國互撕。只要能給美國掙錢,特朗普的商人逐利本性就顯露無疑,即便對盟國也不講情誼。基地淪為談判桌上的籌碼,這恐怕是特朗普政府區別於歷屆美國政府的最大特色。


二是變分散為集中。

美軍在海外的基地因為種種原因,相對比較分散。比如在韓國,雖然有美軍駐亞洲最大的龍山軍事基地,但是,美軍在韓國的基地卻多達上百個。隨著現代戰爭中聯合作戰等因素越來越重,一方面,基地分散不利於日常的聯合訓練,另一方面,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原來位於城郊的基地已經成為城市的中心地帶,美軍駐紮在首爾這樣的大城市中心,對韓美兩國都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時限制了城市和駐韓美軍的建設。所以,早在1990年,韓美兩國就達成相關協議,要搬遷龍山基地等。但由於一些協議條款對韓方不利引發韓國各界反對,韓國政府1993年宣布重新討論,基地搬遷一事一度擱置。2002年,韓美恢復談判。2003年,韓美商定把分散在全國91個區域的駐韓美軍基地整合,將美軍集中駐紮在平澤等中部地區和大邱等半島南部地區,並在2013年啟動遷移工作。按韓國媒體的說法,這場大規模的遷移工作需要耗資總額大約16萬億韓元(約合936億元人民幣)。其中,韓方負擔大約9萬億韓元(527億元人民幣),美方出資大約7萬億韓元(409億元人民幣)。儘管耗資巨大,韓美兩國還是下決心整合搬遷。目前,美軍514個海外基地分布在全世界40個國家。從軍種來看,陸軍202個,海軍123個,空軍166個,海軍陸戰隊23個。而10年前,美軍駐外基地總數多達761個。


三是明確重點盯上中俄。

奧巴馬政府在壓縮海外基地的同時,也制定了新的重返亞太軍事戰略,把中國和俄羅斯作為美軍的主要競爭對手,保留和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宣稱要把60%的海外兵力調整到亞太地區。特朗普總統上台後,更明確美國的國防戰略從打擊恐怖主義轉變為大國對抗,準備打贏與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大國間戰爭。在力量部署上,美國宣布裁撤的駐非洲軍隊將用來充實和加強到亞太基地,用來對抗中俄。一方面,美國基本保持了亞太軍事基地數量的相對穩定上,新公布的基地結構報告顯示,從分布國家來看,德國境內的美軍基地最多,2018年度194個,10年內減少了74個;而美軍在日本和韓國的基地數量分別為124個和83個,10年來僅分別減少了3個和4個。從全世界來看,美海軍陸戰隊基地大多集中在沖繩的布局依舊沒有改變。從2008年度以來的10年內,美軍裁掉了在肯亞的海軍陸戰隊基地,但保留了在韓國的1個基地,將駐日本的海軍陸戰隊基地從24個合併至22個,具體是:駐沖繩13個,富士兵營1個,岩國1個,還有7個未公開具體地點,這些美軍最精銳的力量集中在我國當面,其目標所向,一目了然。另一方面,美軍還大力加強亞太軍事基地的質量建設。新建成的韓國平澤基地總面積達1468萬平方米,可容納約43000人,是美軍在全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軍事設施最完善的海外基地。而駐韓美軍的數量不超過3萬人。12月14日,美日政府不顧沖繩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強烈反對,一意孤行推動建設位於沖繩名護市邊野古的軍事基地。美國務院甚至罕見發聲,支持日本政府在這裡填海造地修建基地的行為,稱這是運用、政治、軍事等層面上的「唯一選擇」。關島是美國遏制中國走向太平洋深藍的關鍵基地。美軍多年來不間斷加強在這裡的建設,並向這裡投入了大量兵力和最先進的戰機,比如F-22和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等。今年以來,美軍不斷從這裡派出B-52戰略轟炸機奔赴南海等地,宣揚其所謂「航行與飛越自由」,對中國進行威懾。


美軍海外基地結構變化帶來的啟迪


美軍海外軍事基地見證了美國的崛起,同時也是美國不斷發展壯大的可靠支撐。其結構變化帶給我們的

啟示有以下幾點



一是海外軍事基地是大國利益拓展的必然產物。

恩格斯指出:「暴力僅僅是手段,相反,經濟利益才是目的。」戰爭完全依賴於經濟,經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戰爭與政治背後的根本因素是經濟,經濟利益往往成為引發戰爭的根源。經濟從本源上決定著軍事的形成、發展和消亡;軍事也以其強大的力量驅動和制約著經濟的增長與發展。軍事與經濟不是簡單的單向服從與服務關係,從戰略和歷史的高度來看,不僅軍事要服從服務於經濟,經濟也要服務于軍事,如在戰爭時期,兩者相依互動,共同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這一最高目標。海外基地作為軍事力量建設的一部分,同樣也受到經濟發展的推動和制約。美軍建設海外軍事基地的過程告訴我們,任何大國的利益拓展都必須要有可靠的軍事力量做支撐,否則就是空中樓閣,無法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利益邊疆拓展延伸到哪裡,軍事力量就必須能夠到達哪裡。而建立海外軍事基地是最好的利益保障手段。


二是美國對中國的封堵和遏制上是不遺餘力的。

從美軍最近十年來重點圍繞我國周邊修建和加強軍事基地來看,美國國內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他們都不希望看到中國崛起,都企圖把中國遏制在其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兩層島鏈軍事基地的布點和兵力部署再清楚不過地表明,美國絕對不允許有任何國家可以超越他們,否則就必然會招致他們無情的封堵和打壓遏制。美國的友好和仁慈只是在其確信你願意做其小兄弟時才會慷慨展現,而且也並不總是那麼慷慨。正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說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可預測」那樣。當年日本剛剛購買下象徵著美國的洛克菲勒大廈時,美國就毫不留情地出手逼迫其簽下廣場協議,導致日本「丟失了二十年」,到現在依然沒有完全緩過勁來。當新生的歐元區大有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時,美國策動趴下了歐元,並鼓動英國脫歐,抽走了歐盟的一根支柱。現在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和對華為的絞殺,不又是美國赤裸裸的吃人不吐骨頭嗎?任何天真的對美幻想到最後都只能是頭破血流。


三是海外軍事基地要與本國經濟建設規模相適應。

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基地固然幫助鞏固和拓展了其經濟和安全利益,但是也的確靡費了巨額國帑。這也是讓特朗普耿耿於懷的地方。在特朗普看來,美國在海外的駐軍完全是美國在幫別人保安全,所以受保護的國家應該給他上交保護費。所以他要追討,不讓美國再度吃虧下去。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在別國領土上建設軍事基地,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是難以為繼的。大國的海外軍事基地並非韓信用兵--多多益善,應該以適度也就是滿足需要為標準。另外,隨著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美軍長期追求的一小時內將美軍兵力投送至或打擊全球任一地點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比如B-21和X-37B等的朦朧面紗即將揭開,在這種情況下,再維持那麼多的海外基地和將那麼多的美軍士兵送到國外去進行前沿部署,在經濟和安全上都不划算。所以,裁撤不重要地區的基地成為必然。

跟老鐵們說個事兒,鐵血網老蔣開了一個公眾號,講講大國博弈,解解國際時局,再談談武器裝備,感興趣的老鐵們可以關注一下他。

大國博弈,時政解析,每天在此開「蔣」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榜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曾經很有錢,政府國民天天「今朝有酒今朝醉」
7年多!美國突然宣布全部撤軍敘利亞......這場戰爭,美國徹底敗給了普京?

TAG:軍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