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悟空的72變,為何楊戩也會?其實72變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

孫悟空的72變,為何楊戩也會?其實72變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

「西遊記」中最令人難忘的幾個場景中,孫悟空與楊戩鬥法絕對算得上其中之一。

根據小說中的介紹,二人打鬥三百回合不分勝負,兩人便開始鬥法,最主要的手段都是72變,但由於楊戩多了一隻天眼,能夠看清悟空所變之物,故而處處搶得先機,外加身邊的一隻哮天犬,冷不丁的將悟空咬住,漫天神兵這才一擁而上將孫悟空給逮住。

從這裡不難看出,孫悟空與楊戩最主要的本領都是七十二變,而楊戩則是比孫悟空多了天眼和哮天犬這個優勢,可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得自菩提祖師的真傳,這楊戩的七十二變又來自何處?

其實想知道這個問題並不是什麼難事,各種神話傳說中都有有關二郎神楊戩師尊的介紹,流傳最廣的就是玉鼎真人,此人在「封神榜」中露面頗多,比起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來說,玉鼎真人的名頭顯然沒有那麼響亮,論地位似乎也不及菩提祖師。

如果把道教諸神結構看作一個金字塔的話,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和菩提祖師這種級別的無疑是在金字塔頂端的存在,而玉鼎真人則要往下排排。

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玉鼎真人乃是元始天尊的門下,是姜子牙的師兄,位居崑崙十二金仙之一,也就是說像他這種級別的神仙最少還有十一個。

按道理來說,楊戩的本領都是跟玉鼎真人所學,所以說玉鼎真人必然也會七十二般變化,如此懂得七十二變的我們已經知道了四位,孫悟空利用七十二變在取經路上一路斬妖除魔,看似本領高強,卻真有這麼厲害?

其實我們所了解的只是七十二變的表象,看似千變萬化妙用無窮,實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如來見到孫悟空的時候曾經說了句話:「你除了長生變化之法,再有什麼能耐,敢占天宮聖?」

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如來對七十二變並不是多麼看重,甚至還有點嗤之以鼻的意思,而孫悟空在回答中也說了:「老孫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

注意!如來和孫悟空的話中都提到了「長生」這兩個字,而且都是將七十二變和長生放到一起,再結合其它神話典籍便會發現,七十二變其實並非專用於鬥法,它最大的用途乃是躲避三災:天雷、陰火、贔風。

許多人都喜歡看修仙小說,其實現代的修仙小說中也有許多古代神話中的影子,等級之分暫且不說,最雷同的便是「天劫」這一設定,其實所謂的三災就是修鍊途中遇到的天劫。

這麼看來「七十二變」的功能性要遠遠大於其鬥法的實用性,最主要的還是用來躲避天劫以達長生不死的目的,而長生不死乃是神仙特有的標誌,所以說不管是玉鼎真人還是二郎神,亦或者是孫悟空都會七十二變其實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甚至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會七十二變的肯定遠遠不止這麼四個人,它可能是一本公開的躲避天劫之法,就算有得神仙不會,必然也會有其它的法門來躲避三災,只是七十二變為其中的上乘而已。

雖然七十二變沒有想像中的厲害,可它卻是一門必不可少的法門,菩提祖師和玉鼎真人能夠將其交給孫悟空和楊戩,其實已經說明了兩位對自己徒弟的重視,也代表二人已經成仙的標誌,而成仙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長生不老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唐朝為何以「唐」為國號?僅這一個字,就能看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為什麼人被騙後要說「上當」?幾乎所有古裝劇,都把這個詞用錯了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