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我就是看見死神:嚇人的臉甲,武士們打仗所戴的鬼面罩
古代冷兵器時代,是一個漫長而血腥殘酷的世界,各國的武士都希望把自己裝扮的更加"嚇人"一點,好在戰鬥中從氣勢上就壓垮敵人,這是一種充滿原始野性的本能。戰鬥面具(面甲、面鎧)就是最顯著的例證。這是古代羅馬騎士的面具頭盔
古羅馬各種造型藝術精湛,鎧甲製作方面也收益良多,羅馬的頭面戰盔就集合雕塑、金屬鑄造兩大技術,製作出宛如藝術品一樣的人面頭盔。
古羅馬青銅頭面盔,
古羅馬時期青銅頭面盔
中世紀早期維京海盜的面具頭盔,其實也是羅馬晚期的一種樣式的北歐翻版
中亞突厥武士頭面盔,這個類型戰盔也被蒙古汲取
伊斯蘭武士也有戴鐵面習慣,這是傳入印度的伊斯蘭式樣的頭面盔
印度武士的面甲
日本有製作工藝最精良、類型最豐富的面鎧,不過其起源還是中國,不僅面具的款型與基本中國相同,甚至連名稱典故都具有中國文化內涵
日本面甲在早期是與中國宋金時期的面具相類似的
戰國時期日本面甲也有了大量日本風格的,許多都是日本神話人物的面具
日本面甲
日本不僅武士有面甲,而且連戰馬也有自己的鎧甲和頭面甲
最後再看看中世紀以及近代早期歐洲的面甲,更是林林總總,五花八門,既有人面型的面甲,也有充分進化為面罩的面甲,歐洲騎士鎧甲的面甲進化最為徹底,已經脫離原始的象形形態,而採用更具科學設計要素的形式。
看了上面外國的面甲,其實中國同樣自遠古就有各種各樣的面甲,這是商代的青銅面甲,具有宗教巫術色彩,不過也不排除戰爭面鎧的可能性。
戰國時代,鐵器迅速普及,鎧甲兵器都大量採用鋼鐵,所以青銅鑄造的面甲少了,代之以將面部一同包裹起來的戰盔,這種由許多甲片扎制的盔叫做"兜鏊
漢代鐵兜鏊
宋金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重騎兵流行的時代,重裝甲必定包含面部保護,所以宋金時期的面甲非常成熟,並影響到日本。
金代面甲,可以看出與日本的早期面鎧的相似嗎
女真著名的鐵浮圖重騎兵,鎧甲對頭面的保護是另一種方式。
宋代面甲武士
今天的甲胄愛好者復原的宋代全套鎧甲,包括鐵面
明朝典籍里也明確記載了兩款面甲。一款叫"金貌臉",是使用銅鑄成的面殼,裡面襯棉,面殼上彩繪猙獰的鬼面,"壯如戲面"。
還有一種叫做"龍鱗臉",不同"金貌臉"為整鑄,"龍鱗臉"是採用牛皮做面殼。外密嵌銅鱗片。此兩款面甲都是中低級別軍人使用的。這說明,在明朝軍隊中,其實也是有大量面甲供應。


※俄黑海艦隊獲得大批新銳戰艦:排水量不足千噸,彷彿內河巡邏艇
※普京要來卡脖子:美國間諜衛星發射前7秒突然中斷,隱藏著大問題
TAG:科羅廖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