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25名戰士零下40℃凍成冰雕,一槍未開成英雄,美軍致敬

125名戰士零下40℃凍成冰雕,一槍未開成英雄,美軍致敬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沉澱。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傳承和發揚之下,這份珍貴的民族財富得以代代相傳。文化的成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一些文化是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之下形成的,例如抗戰精神。

抗戰精神是我國在抗日戰爭時期孕育出的特殊的精神產物,既傳承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又彰顯了「視死如歸、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體現了中華兒女「不畏艱難、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復興的精神動力。

回顧我國的戰爭史,會發現,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無疑是最讓人難忘的一段辛酸史。在與日本帝國主義抗爭的漫長歲月中,我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抗日英雄和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戰士們的英勇事迹廣為傳頌,成為一時佳話,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也將永垂青史。

其中,一些戰士的故事被改編成了書籍或影視劇作品,如「狼牙山五壯士」、趙一曼、黃繼光等,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還有一些卻並未被大眾所熟知,例如,東北抗日名將楊靖宇。

楊靖宇是東北抗戰區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戰場上表現十分英勇。在一次戰役中,由於敵眾我寡,又身處彈盡糧絕的困境,作戰推進得十分艱難,最終,只剩楊靖宇一人與日寇周旋,日軍多次勸降,他都寧死不屈。在苦苦堅持了數個晝夜之後,這位民族英雄最終在炮火中壯烈犧牲。

而後,殘忍成性的日軍剖開他的屍體,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楊靖宇的胃裡竟然沒有一點糧食,全是野草和棉絮!原來,在天寒地凍的長白山上,根本沒有食物可以果腹,為了堅持完成自己的使命,楊靖宇只能將自己棉衣中的棉絮揪出來,就著冰雪充饑。在這種環境下,楊靖宇還能與敵人奮戰那麼多天,都是由於他體內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支撐。

無獨有偶,不僅是抗日戰爭,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雖然自己還沒從漫長的戰爭中恢復過來,但是面對周邊國家的求助,我國還是毅然決然地伸出援手,派遣大量的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前去支援。

彼時,我軍所要面臨的,不僅僅是美軍先進的武器裝備,殘暴的空中轟炸,還有冰天雪地的惡劣氣候。在這種困境下,我軍的一個連隊,在戰鬥中一槍都沒開,卻成為了英雄,甚至讓美軍肅然起敬!

在一次狙擊戰中,當地的氣溫已經低至零下40℃,戰士們單薄的棉衣根本不足以禦寒,在這種條件下,戰士們接到的任務卻是攔截美國陸軍一師。要知道,陸軍一師是美國的王牌部隊,曾經創下過輝煌的作戰記錄。

為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我軍決定,派出精銳部隊——第九兵團來進行攔截,計劃讓其在美軍的必經之路——水門橋進行伏擊。美軍得知消息後,也提高了警惕,迅速調集援軍,擴大部隊規模。

整整一天激烈的戰鬥結束後,夜裡迎來了暴風雪,溫度驟然降至零下四十度,美軍命令所有士兵將濕透的襪子脫下,穿著全部衣服睡到鴨絨睡袋中。但是即便如此,依舊有不少士兵被凍傷。

第二天,天氣剛一放晴,美國陸軍第一師第一營A連立即開始發起新一輪進攻,然而,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發現對面並未回擊,連一聲槍響都沒有。為了防止埋伏,在攻擊機和迫擊炮的掩護下,美軍衝上高地,發現橋上有人,立即擺開攻勢,卻發現對面一動不動,走進一看,才明白其中緣由,125名戰士已經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溫中凍成了冰雕,但是他們個個保持著伏擊的姿勢,面朝美軍來時的方向,可見,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依然堅守陣地,心系自己的使命。

眼前這一幕讓美軍深感震撼,這125名烈士的精神讓身為對手的美軍都肅然起敬,並脫帽向他們表示敬意。這場戰鬥,又一次讓美軍見識了中國軍人的戰鬥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快訊 的精彩文章:

美媒評選十大海軍,詳細闡述中俄兩國優缺,排名再難撼動
中國買回瓦良格後,為什麼果斷拆掉了專打美軍的反艦導彈?

TAG:航空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