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大學》:人生的關鍵在於知序

《大學》:人生的關鍵在於知序

導讀

《大學》里講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世間萬物都有其根本與末端,一件事也有開始和結束,只有明白了這時間萬事萬物的順序,才能真正接近事物發展的本質的規律。

物當然有本末之分。樹高千丈,但根卻仍是其根本,離開了深植土地的樹根,樹就成為了無根之木。水流激蕩,但若是閉塞源頭之水,下游的小河便成為了無源之水。

事情發展也有終始之分。農夫耕種,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始於春,終於冬,始於耕種,終於貯藏,循環不斷。

不論物還是事,「近道」的關鍵在於知序,在於知道什麼階段該做什麼,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哪裡為始。何處始終。太多時候,我們都敗在了知序上。

大好青春年華本是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但很多人卻為金錢利益所惑,外出打工。失序的發展帶給他們的只有短暫的快樂與滿足,留下的卻是長久的悔恨,只能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大學》里說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明明德,為基,為始,不明明德,人就不止止,那麼當然就無法得。止於至善是最終的結果,是事物發展的終了,有德人所求不正是至善嗎?

孔子講,「信而好古,溫故而知新。」溫故,知新,這不正是學習的正確順序嗎?作學問不可無本無源,自以為是的獨出心裁。

要須基於故本為基礎,然後,遵守繼往開來之觀念「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才能產生有源有本的新知識,有根有據有所見樹。

南宋著名理學家張栻的《論語解·序》中寫道,「始則據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行有始終,必自始以及終。」

人的實踐活動開始都是依據他所認知的事物,實踐越深入則認知越深入,認知越深入則實踐越廣博,行知必自始至終相互隨行。最後兩句,更是點明了知序才是關鍵,人生的道路總是需要自始而終,不可偏廢。

想要習得高深武藝,必須要有紮實基本功;想要奏出千古名曲,必須要將樂譜熟記於心。事物發展的順序,本該就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

但太多人,卻忽視了這些,他們不想經歷十年寒窗苦讀,不想體會人間疾苦,只想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他們不懂事物發展的始終,本末倒置,最終一事無成。

既然身在春天,就不要著急去做秋天的事。當下,我們身處快速發展的時代,正是黃金的年紀,我們不能像老年人一樣選擇宅在家中,頤養天年,而應該像鬥士一樣,不斷充實自己,奮鬥前行。

選擇辨本末,明終始,知先後,讓我們在最美的年紀,綻放最亮的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年初目標沒實現 你是「不能」還是「不為」?
二胎要生了 父母抓緊時間補補課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