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2018年東方歷史評論精選集?訪談

2018年東方歷史評論精選集?訪談

《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各位讀者新年好。昨天我們回顧了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2018年最受歡迎的20篇文章。從今天到1月5日,我們將分類別推出2018年精選文章。選擇的標準是文章的質量和話題的重要性,而不是點擊量。希望這些精選文章能幫助你發現可能被遺漏的思想和聲音。

如何理解今日伊斯蘭

受訪者:穆罕默德·阿爾昆

他們感受到屈辱、失意,同時意識到文明的隊伍把他們遠遠地拋在後面,令他們難以追趕;或者說他們剛趕上一步,人家又前進了幾步。因此他們失落而絕望。況且,他們中許多人還生活在赤貧之中。在這樣的環境下,思想自由成了莫大的奢侈;傳統成了廣大窮苦大眾的惟一寄託,他們視其為惟一的希望。

戊戌變法為什麼失敗

受訪者:汪榮祖

假如「殺祿圍園」成功,我想這個變法絕對會繼續下去,因為當時沒有人可以阻擋光緒皇帝的帝王大權。所以康有為一再講中國皇帝有這種權威。皇帝說了一話,大家會雷厲風行。假如繼續下去,至少義和團和八國聯軍這個事不會發生,用不到八國聯軍以後再搞新政,已經太晚了。

「寫下來,我是一個阿拉伯人」

受訪者:拉賈·舍哈德

我們不可能為我們與以色列的關係——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所界定。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認同,有我們特有的人格,就像我們除與其他人共享的問題外,還會有為我們的境況所引發的,我們自己特有的問題那樣。巴勒斯坦人不可能僅僅被定義為恐怖分子或自由鬥士。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與現代中東的形成

受訪者:尤金·羅根

一戰在塑造現代中東政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繼承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諸國之間的邊界已經被證明是一戰的持久性遺產。

抗戰期間的中美合作與矛盾

受訪者:齊錫生

戰時重慶與華盛頓之間的關係在表面的親密合作下充滿了摩擦。從抗戰初期美國軍方(陸軍部)對中國「個人外交」的指責,到中期因為史迪威事件產生矛盾,一再顯示,中美之間合作越深、不信任感也日益增強,最終為三年內戰中蔣介石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為失去歷史聲音的人「樹碑立傳」

受訪者:盧漢超

關注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以及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作記錄(也可稱樹碑立傳),和研究精英人物一樣,是歷史學的一部分,同樣是順理成章的事。

從大眾日常生活看地方政治與國家權力

受訪者:王笛

在20世紀前半葉,堅韌的地方文化和習慣不斷反抗西化的衝擊,拒絕現代化所造成的文化同一模式,抵制國家權力的日益滲入,而這種國家權力的滲入並日益加強的過程,顯示在20世紀上半葉的民眾公共生活之中,即國家越來越直接干預人們的日常生活。

希臘式人生

受訪者:陳嘉映

什麼是真的生活,真的人格?什麼是真正的自由意志?真正良好的政治是什麼樣的?雖然這些事情不像月球的距離那樣,有一個唯一的答案,但希臘人用這樣的精神去對待這類事情。他認為這裡頭有對錯,而不只是有高低。

中國依舊缺乏世界性視野

受訪者:蕭軼

很多中國學者談西方文化談得非常的片面,沒有一個很通的了解。從語言開始就是這樣,語言一定要學好英語,這個是最基本的條件。但是,除了英語以外,還要知道這些東西的來源,否則就是很低級的了解。所以說,這樣的學者不是三五年可以培養出來的,是二三十年培養出來的,才會出現比較超然的世界性視野,或者才能擁有更深入的理解,而這些在中國是比較缺乏的。

美國女性歷史學家的「戰鬥」

受訪者:瑪莎·豪厄爾

歷史學科中有些領域傳統上屬於男性,諸如大部分經濟史家是男性,女性很少成為經濟史家。正統政治史過去常常是男性的天下,女性則研究宗教史、文化史,或多或少被局限在這些領域。在歐洲,即便是這種情況也正在發生變化。你能看到男性主導某類歷史書寫、某些學術領域。但是,對女性而言,科學領域是另外一回事,問題更為嚴重。歷史領域狀況已經在好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與世界為敵?1900年清廷「宣戰詔書」緣起和意圖
蘇聯流亡者為何反對「民主」?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