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娃56顆腎結石!注意2個不要,別讓孩子吃出病
想獲得健康,
您必須懂得健康的飲食!
人要健康,與健康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
特別是兒童,他們沒有健康飲食的意識,
而家長也特別想孩子吃好,長的快,
反而會出現一些「負作用」,
今天這篇希望大家能明白2個『不要』原則,
看好孩子的小身體!
一個真實的案例…
01
9歲娃尿血,取出56顆腎結石,
這是11級疼痛的這種疾病。
得了結石有多痛?跟生孩子差不多!
醫學上把疼痛分為12級,腎結石屬於11級,僅次於生孩子。
兩個月前,9歲的男孩小軒老喊肚子疼,媽媽以為孩子上火了,就給他吃了降火藥。
不料有一天,小軒竟發現自己的尿液變紅了,拉了一天才告訴媽媽,這下可把一家人嚇壞了,趕緊到醫院檢查,這個結果卻讓醫生都大吃了一驚。
嚴重到什麼程度?
在X光圖像下,
小軒雙側腎臟密密麻麻地分布著大小不等的結石,
上中下腎盞及腎盂內都有大量結石堆,
最大堪比鵪鶉蛋,長約2.7cm,寬約1.7cm。
這個什麼概念?
醫生這麼解釋:通常情況下,成人只要有0.5cm大小的結石造成尿路梗阻,就需要及時治療。
可想而知,孩子有多痛。
更嚴重的是,這大結石正好卡在右側腎盂輸尿管交界處,不但造成了尿路堵塞,還導致了右腎中度積水。
若不及時手術,腎功將會受損,嚴重可致尿毒症。
通過手術,從小軒右腎取出的結石排了6排,整整56顆!
最大一顆有鵪鶉蛋大小,最小的也跟綠豆差不多。
好在及時取出,術後,小軒血尿癥狀完全消失,經過一周的治療他就康復出院了。
希望孩子能夠儘快恢復,但這並不意味著小軒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臨床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結石複發率高達60%以上。
因此,治療上除了力求清石,更強調針對病因的治療。
02
小小年紀哪來的結石?
飲食中一定要警惕娃這2點!
俗話說病從口入,醫生說孩子得結石雖然與先天因素有關,但和孩子這2大不良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
1.超愛吃肉:
研究表明,常食用海鮮等高嘌呤食物,會導致血液和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從而導致結石的形成。
小軒父母說為了給孩子補身體,她們鼓勵孩子大口大口的吃肉,養成了孩子「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
平時,孩子的飲食食譜上除了肉魚蛋,就是漢堡、可樂、牛奶、果汁、冰激凌、蛋糕......小軒過多吃乳類、肉類,不愛吃果蔬等不良習慣,促進了結石的形成。
孩子現在才9歲,體重就達到了80斤,而同齡孩子標準體重為52斤。
2.不愛喝水:
媽媽說孩子有個壞習慣就是不愛喝水,早上水壺裝滿水,放學回來幾乎沒動過。
但胖歸胖,小軒還是挺愛運動的,出汗也特別厲害,有時候連吃個飯都是滿頭大汗。
不愛喝水加上出汗多,這是小軒得腎結石的重要原因。
飲水量小,出汗增加,導致尿路中的鹽類密度高,一旦鹽類呈超飽和狀態,結石就會形成。
這都是因為對於腎小結石,最佳良藥就是水:
喝水可以稀釋尿液,防止結石的形成,並且能延緩結石變大的速度。同時,大量喝水也使得小結石(0.3cm以下)的下移排出過程更為順利。
結石越大用水排出的可能性也越小,當結石直徑超過1cm時,基本不可能通過喝水自行排出了。
所以在日常飲食中,一定要讓孩子注意2不要:
1.不要補太多。肉魚蛋、乳類攝入量要適量;
2.不要少很水,每天要保持充足的飲水量,正常60到80毫升每公斤每日。
03
7歲以上肥胖兒童近3500萬,
別讓健康拉開了孩子的距離!
連續40年的兒童體格發育調查顯示,我國兒童的體格越來越好,身高與體重都有明顯的增長,但有一個比較憂心的問題,那就是:孩子體重的增長似乎有些過快。
2006年《中國九市7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抽樣調查的兒童中有3.19%的人被檢出為「肥胖」。而1986年,這個比例還只有0.91%。
2017年發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出現了更具體的數據:
7歲以上的學齡兒童肥胖人數近3500萬人,
主要大城市7歲以下的肥胖兒童人數超過400萬人。
若不加以控制,10年後我國肥胖的兒童總數將接近5000萬人。
美國醫學會在2013年提出,肥胖不僅是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一種真實的疾病狀態。
兒童期肥胖不僅影響當前的身體發育,也會增加成年後高血壓、脂肪肝等慢性病的發病幾率。研究表明:
? 當體重超過了正常體重15%以上時,患膽道結石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
? 超重、肥胖兒童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分別是正常體重兒童的3.3倍、3.9倍;
? 成年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2.7倍;
? 持續肥胖人群發生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是體重持續正常人群的9.5倍。
防止孩子發胖,飲食很關鍵,中國營養學會理事范志紅提出「膳食五要素」:
1. 做菜少放油,把煎、炒、炸盡量改成蒸、煮、燉或涼拌,這樣就能減少油脂的攝入。
2. 把白米、白面主食的一半,換成薯類,如大米和紅薯丁土豆丁一起蒸飯和雜糧豆粥(比如紅豆燕麥黑米濃粥)。由於雜糧薯類的飽腹感很強,這樣孩子不容易吃過量。
3. 盡量避免吃加了油和鹽的主食。比如大餅、燒餅、油潑面、油條之類盡量少吃。
4. 每天至少一斤菜。蔬菜飽腹感強,而且能延緩消化速度,對預防發胖很有幫助。
5. 不喝甜飲料,不吃餅乾、點心、薯片、鍋巴等零食。
而飲食過量、營養不均衡是兒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但運動量和睡眠不足也是重要的「肥胖因素」。
世衛組織建議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每天應進行一小時的高強度運動,減小長肥肉的危險,同時保證血液循環,大腦供氧更足,這樣記憶力、學習力也會更好,所以別讓健康拉開孩子的距離,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想說:
健康永遠排在第一位,其餘都是身外之物,健康才是孩子最大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