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好萊塢亞洲風暴今年將繼續,一系列新項目提上日程

好萊塢亞洲風暴今年將繼續,一系列新項目提上日程

即將於美國當地時間1月6日揭曉的第76屆金球獎,幾乎可以視為亞裔電影人在好萊塢的一場繽紛亮相。

本屆金球獎主持之一吳珊卓是一名韓裔演員,這是好萊塢重大頒獎典禮上首次起用亞裔主持人。入圍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類影片獎的《摘金奇緣》,背後是全亞裔班底。36歲的華裔演員吳恬敏將與查理茲·賽隆等人角逐最佳音樂及喜劇類女主角,她是繼章子怡後第二位入圍金球獎的華人女星。

好萊塢亞洲風暴今年將繼續,一系列新項目提上日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回望2018年的好萊塢,亞裔電影人正掀起令人矚目的浪潮。暑期檔最後一周,全亞裔陣容的《摘金奇緣》、中美合拍片《巨齒鯊》、亞裔演員領銜的《網路迷蹤》佔據了北美單日票房前三位,改編自韓裔作家珍妮·韓《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的同名青春片在Netfilx上線後口碑不俗,華裔導演溫子仁執導的《海王》全球票房已突破6億美元。種種跡象都在昭示著,亞裔電影創作者正在由好萊塢邊緣向中心突圍。

好萊塢亞洲風暴今年將繼續,一系列新項目提上日程

在東方夢工廠日前舉辦的第四屆創意頭腦峰會上,作家珍妮·韓(Jenny Han)、喜劇演員瑪格麗特·曹(Margaret Cho)、《瑞克和莫蒂》編劇高揚(Jessica Gao)等多位在好萊塢闖蕩多年的亞裔創意人達成共識:對亞裔電影人而言,當下正是最好的時代。

曾經被邊緣化的亞裔

《喜福會》之後,過了25年,首部全亞裔陣容好萊塢電影《摘金奇緣》才出現。 該片去年意外征服了北美觀眾,「爛番茄」(北美評分網站)新鮮度91%,並以3000萬美元成本創下2.37億美元票房。

吳恬敏在片中飾演一位富有新女性魅力的經濟學教授,與富豪之子談起了戀愛。當她穿著一身鵝黃色皮草大衣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標題異常醒目:「《摘金奇緣》將改變好萊塢。」

《摘金奇緣》為何引人注目?長久以來,亞裔演員在好萊塢影片中擔當主角的幾率非常罕見。據南加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統計,亞裔角色在好萊塢電影中佔比僅4.8%,2017年北美排名前100的電影中只有33部由女性擔任主角,其中僅4部由非白人女性領銜。在真人版《攻殼機動隊》中,斯嘉麗?約翰遜飾演日本女性草薙素子,編劇當時就辯稱,他們找不到一個既具有票房號召力,又能擔當好萊塢A級製作主角的亞裔演員。

在《摘金奇緣》開拍前,一位大型電影公司製片人與原著作者新加坡裔作家關凱文接洽,也建議將女主角換成白人,被關凱文毫不猶豫拒絕。這透露出一部分好萊塢人的真實想法:亞裔主演的電影很難賣座。

類似的經歷,作家珍妮·韓也遭遇過。曾有幾位好萊塢製片人同時跟她聯絡,有意將她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當她堅持主角必須是亞洲人時,這些人都失去了興趣。「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選角必須是亞洲人,因為故事看起來並沒有突出亞裔身份,但對我來說,這非常自然,在一個更公平的世界中,我沒必要強調這一點。」珍妮·韓說。

過去,亞裔演員總是飾演極客、怪咖、乖乖女或是性工作者等邊緣角色。韓裔演員中發展勢頭最好的約翰·趙(John Chao),去年才收穫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 他曾以《星際迷航》中的蘇魯一角為人們所熟悉 。去年,46歲的他在小成本懸疑片《網路迷蹤》中飾演一位尋找失蹤女兒的父親,精湛演技令其躍升為美國亞裔觀眾心中的超級巨星。

參演《迷失》的韓裔演員金大鉉近年轉型幕後,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以期在好萊塢落地更多韓國項目,為韓裔影視人創造更多機會。

回首職業生涯,金大鉉曾因亞裔身份遭受數次打擊。年輕時他與劇場同行聊起夢想,談到去洛杉磯拍電視電影在行業中立足,被一位日裔演員澆滅希望:「他說我在做白日夢,永遠不可能實現夢想。當時我很憤怒,回想起來才意識到他的悲哀,他在劇場工作了30年,非常有才華也非常努力,但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從邪惡到正面歷經百年

《摘金奇緣》的耀眼成績對好萊塢種族、文化多元化和選角反歧視產生積極效應,它帶來的巨大關注度也為亞裔群體掙得了認可與尊重。

東方夢工廠首席創意官周珮鈴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她認為《摘金奇緣》有趣且迷人,能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是已經演變成日益壯大的亞裔浪潮。」

《摘金奇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亞裔群體的鼎力支持,它在北美上映時,出現了華裔觀眾包場觀影的情形。《海王》導演溫子仁也發文稱讚:「作為亞裔導演,我想說,我們一直都在努力。說服掌控者起用亞裔男性擔任主角非常不容易,很高興影片中瀟洒性感的男主角打破了人們對亞洲男性的刻板印象。」

亞裔與好萊塢的淵源自電影誕生就已開啟,但從邪惡符號到正面形象的轉變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歷程。

上世紀30年代,將亞裔視為邪惡反派而創作的「傅滿洲」系列充滿歧視與偏見。首位華裔好萊塢女星黃柳霜在其中扮演蛇蠍心腸的犯罪頭目,當她主動申請飾演賽珍珠小說改編電影《大地》女主角時遭到拒絕,角色被另一位白人女星替代;上世紀70年代,李小龍用中國功夫征服好萊塢,《龍爭虎鬥》締造了票房佳績,李小龍也樹立了陽剛正面的華人形象,為成龍與李連杰進入好萊塢發展奠定基礎;上世紀90年代初,華裔導演王穎的《喜福會》講述四個移民美國女性的命運,以好萊塢主流電影的姿態獲得了商業成功,隨後獲得諸多拍攝商業娛樂片的機會。

好萊塢亞洲風暴今年將繼續,一系列新項目提上日程

一代代人的努力激勵後輩們創作與自己文化相關的作品。瑪格麗特·曹說,《喜福會》對她職業生涯影響深遠:「它講述亞裔女性的生存和自我表達,我終於在大銀幕上看到了關於自己的故事。」後來,她憑一己之力改變了脫口秀屆歧視亞裔的現象。過去,白人主導的脫口秀經常對亞裔群體發表言論,比如亞洲人開車技術很差,「他們不會去批評其他種族,但講亞裔負面就無所謂,亞裔觀眾看到這樣的節目會覺得不舒服,現在環境在變好,我的工作是有價值的。」

在編劇高揚的童年時代,每當銀幕上出現亞洲面孔,她都會非常興奮,兩個為麥當娜伴舞的亞洲舞者都能成為她的精神支柱。當她開始劇本創作後,總希望更多參與白人主導的劇集,「至少我可以寫一個亞裔角色或者故事線,編寫與亞洲文化相關的劇情。」

好萊塢亞洲風暴今年將繼續,一系列新項目提上日程

周珮鈴告訴第一財經,無論是作為創意總監還是普通觀眾,迪士尼動畫片《花木蘭》對她影響深遠。她第一次在好萊塢主流製作中看到中國文化中的人物,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聲音十分重要,第一次見證一部電影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在影片製作過程中,我對文化的理解幫助完善角色和故事,電影上映後,我看到它如何影響其他人、影響那些從未看到過花木蘭形象的孩子和那些非亞裔觀眾,讓他們能以全新的視角思考和觀察東方文化。」周珮鈴說。

好故事不必背負文化負擔

「你從未見過好萊塢電影有這樣的陣容,每個人都那麼美好,你為自己是亞裔而感到幸運。」一位亞洲觀眾為《摘金奇緣》寫下這句評論,並獲得數以萬計的轉發。

「當好萊塢嗅到巨大商機,一切都會變得不同。」周珮鈴告訴第一財經,過去20年,好萊塢亞裔創作者的生存狀態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去年諸多電影的成績讓這種變化顯得尤為明顯。

除了亞裔導演、演員數量的不斷壯大,另一個顯著變化發生在決策層。在周珮鈴進入這個行業時,周圍很難找到一個亞裔面孔,但如今每個工作室都有亞洲代表,製作公司也致力於尋找源自亞洲的??項目。

「這無疑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周珮鈴認為,觀眾的覺醒促成了這種自下而上的轉變,「他們厭倦了同質的故事,相同類型的角色和情境,意識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能交流。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可以用比以往更高效、更直接的方式建立聯繫。與此同時,亞洲觀眾一直對能夠反映自己文化的故事感興趣,但在過去這些故事往往沒有機會被創作出來,觀眾覺得別無選擇,如今環境正在發生變化。」

據金大鉉觀察,以前影視大佬們很少關注亞裔群體,傾向於從白人角度講故事,「但現在社交媒體發達,對好萊塢影響很大,他們決定停止過去的做法,傾聽所有人的聲音,過去項目和現在項目最大的區別就是尊重所有人,以前女性、種族等題材不受重視,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服務這些題材,並實現娛樂化。」

《摘金奇緣》和《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的成功不僅改變好萊塢的思維方式,也促使他們在未來與亞裔相關的項目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高揚注意到,現階段好萊塢與亞洲夥伴合作中仍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比如他們起用中國演員去吸引中國觀眾,但他們並不在意觀眾體驗,只是想找個亞洲面孔,他們以為觀眾很蠢,看不出他們的伎倆, 這是對觀眾基本尊敬的一種普遍缺乏 。」再如,亞裔並不是單一文化,但好萊塢傾向將亞裔視作同一群體。

珍妮·韓認為,亞裔群體在好萊塢持續行動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強調「代表性」,而是讓」代表性」不再被高調談論。

高揚坦言,好萊塢亞裔創意人才仍是少數分子:「白人作家和製片人可以隨便失敗,沒有人會特別在乎。但作為亞裔作家卻不能失敗,整個產業都在看著你的一舉一動,你代表著你的種族,說錯一句話就會產生很大影響,對於任何一部劇集、一個作者或者一部電影來說都是壓力。」

這場席捲好萊塢的亞洲風暴仍未停歇,一系列項目已經提上日程。《摘金奇緣》開始籌備續集《中國富豪女友》,取景地之一將會是上海;《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也已經確定將拍攝續集,他們獲得更多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挑戰。

珍妮·韓希望,好萊塢電影將亞裔設定為故事核心這件事,未來也許不再值得提及和談論,一個純粹的好故事不必背負更多的文化負擔。瑪格麗特·曹信對此信心十足,只要展示得越多,機遇就越多,「未來一片光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