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以團之名》拼搏互助、燃到發光

《以團之名》拼搏互助、燃到發光

《以團之名》拼搏互助、燃到發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姜鈞馨

《以團之名》拼搏互助、燃到發光

楊桐

《以團之名》拼搏互助、燃到發光

李濃

《以團之名》拼搏互助、燃到發光

宋根豪

《以團之名》拼搏互助、燃到發光

王迪

近日,記錄當代年輕人集體成長的綜藝節目《以團之名》正在緊張錄製中,這是一檔展現當下年輕人個體情感與集體情感同頻共振,以加強年輕從藝者藝術修為和人格修養為己任的團隊競技節目。一群擁有舞台夢想的青年將通過嚴格的藝能、藝德考驗角逐成為最強團體,從集體中收穫勇氣,在團隊中凝聚力量。

新京報記者在節目錄製現場專訪楊桐、李濃、王迪、姜鈞馨、宋根豪5位同學,「藝能有欠缺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練習來加強,最重要的是我們班集體里的人心要齊,才能走得更加長遠。」楊桐對記者分享自己參加節目以來的心得感悟。

初心

每個年輕人都希望「改變」

談及參加《以團之名》的目的,5位同學都提到了「學習」和「成長」。在班級的大家庭里,同學們之間一同進退,共同奮鬥,「真的很燃,每一天都是新鮮的,充滿力量和希望的。」楊桐跟記者分享自己參加節目以來的心情。

宋根豪表示,他想在一個多元化的集體中,展示自己的特長,同時也在集體中看到了其他同學的長處,反省自己的不足,「我的舞蹈還需要提升,此外面對鏡頭因為沒有經驗還是會緊張。」

跟宋根豪同樣有海外生活經歷的王迪,從小在瑞典長大,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希望成為一名專業的藝術表演者,「但是一開始父母並不理解我的夢想,在瑞典也沒有成為藝人的條件,我只能在家對著視頻自己學習唱歌和跳舞,默默堅持了十年。《以團之名》給了我一個機會,既可以展示自己,也可以跟很多同學互相切磋交流。」

因為2014年參加了《變形記》而被觀眾認識的楊桐,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擺脫「變形記少年」的標籤,「我想讓大家看到一個新的我,我想做原創音樂,也在一直努力寫歌。」一個被音樂拯救的少年,進入《以團之名》的集體之後,成為了大家的開心果,「我是班裡最小的,同學們都像哥哥一樣照顧我,在平時訓練很辛苦的時候,我會逗大家開心。」

從藝6年的李濃,來《以團之名》是背水一戰,「曾經樂團里的小夥伴都在各自尋找新的出路,我來這裡就想再為自己的夢想拼一次。」舞蹈零基礎的李濃跟班裡的同學互相取長補短,讓第一次班級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姜鈞馨是在榜樣的召喚下從藝,「我希望能和優秀的前輩一樣,不斷磨鍊自己,提升藝能和舞台表現力。」

成長

突出專業性和集體概念

有諺語說過:「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在《以團之名》,5位同學都談到自己在班級中感受到的集體溫暖,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是這裡每一個同學的信念和行為準則,從獨自追夢到集體築夢,在《以團之名》,同學們每一天刻苦的練習不僅是為了打磨自己的藝能,更是為了班集體的榮譽。

在採訪中,宋根豪總把「責任感」掛在嘴邊,在日常訓練的時候,他自覺承擔起了班長的責任,既要記住和練習自己的部分,還要記住整首歌的拍子,幫助其他同學一起走位、練習。「平時大家在私底下說說笑笑都沒有問題,但是練習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否則就是在浪費集體的時間。」

自幼生活在國外的王迪,經過一段時間也適應了集體的生活,他還被同學們推舉為班長,「《以團之名》讓我離夢想更近,我想讓父母為我驕傲,也想跟班裡其他同學一起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長時間的排練和錄製,每一位同學都非常辛苦,但是為了呈現出完美的舞台表演,沒有一個人抱怨,從而在專業性上有了很大提升。「我希望同學們聚在一起是開心的,因為我們熱愛藝術,想要在這條路上一直長遠地走下去。」李濃說。

姜鈞馨對班級和未來都非常樂觀,「我想發揮我的一技之長來幫助隊友,我是班裡的聲樂擔當,沒有舞蹈基礎,但是我一點都不擔心,因為老師和班裡舞蹈很強的同學都會幫我。」

楊桐在接受採訪前的一分鐘還在對著鏡子練習舞蹈,默念著拍子觀察自己的動作,「我想讓自己快點進步,追趕上同學們的步伐,不能給班集體拖後腿。」

團魂

想成為核心更想「團戰」

作為一檔宣揚團隊凝聚力與向心力的節目,《以團之名》中的新生自發集結成班級,接受嚴苛的訓練和集體生活的打磨,「我們想要在更大的舞台上發光發熱,以音樂和舞蹈來感染更多的人,給大家帶來快樂。」

一個有創造力的集體,必然是生機勃勃、和諧團結、相互理解的。姜鈞馨對未來充滿期待,他嚮往著跟班裡的同學一起拼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我希望我的班級是很齊心、很團結的,每個人的思想是一致的,這樣我們才能凝聚在一起。」

宋根豪回憶起第一次見到其他同學時的情景,「我很驚喜,很激動,我覺得我們一群不同個性的個體,凝聚在一起變成更有力量的集體,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曾經為了練好一首歌,從早訓練到晚的楊桐,感受到了跟同學們一起拼搏的快樂和進步,「之前我們班為了練習表演曲目,一個八拍一個八拍地摳細節,從早練到晚,過程雖然很枯燥,但是成果令大家大吃一驚,非常不錯。」

王迪雖然話不多,但是在同學宋根豪的帶動之下,也樂於分享自己的體會,「我想要用實際行動讓所有人看見,也要拿出最專業的水準,在舞台呈現上給每一位同學一個好的交代。」

每個班級都有核心人物,接受採訪的每一位同學都表示能成為核心人物當然很好,也會為之努力,但是能讓集體更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的班級是一個整體,互補、互助、團結和凝聚力,才是我們的團魂。」

為夢想一起拼搏的少年,願他們的前路可以閃閃發光。

采寫/新京報記者 武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