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初上幼兒園的前三天」,看完這位媽媽的日記淚流滿面

「孩子初上幼兒園的前三天」,看完這位媽媽的日記淚流滿面

昨天晚上我就把入園的必需品收拾好,放書包里,把明天要穿的衣服燙好,掛起來。這是我的生活習慣,為了明天起來不匆忙,我會晚上準備好明天需要的物品。

這一晚我幫孩子洗好澡,早早哄他睡覺。

這一晚,我輾轉反側,睡不著,我也捨不得,想著他在學校的種種不適應。

好不容易到天亮,我先起來,洗漱完畢,我婆婆把早餐弄好了,然後我去把寶寶叫起來,幫他穿戴好衣服,刷牙,洗臉,然後吃早餐。

今天恰逢孩子爸比出差,7點半他就去機場了,所以我來送孩子上學。

本來婆婆說送他,我說我來送他一個禮拜吧,等他習慣了,下個禮拜你送。

其實我不讓我婆婆送,就是因為隔代親,中國式的奶奶都捨不得看到孩子被送去學校,去到陌生環境,瘋狂哭,我怕婆婆送過去不捨得走,然後影響老師管理,免得孩子情緒更激動。

「孩子初上幼兒園的前三天」,看完這位媽媽的日記淚流滿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早上一開門,換好鞋子,我倆出門,跟爺爺奶奶打好招呼,我叫孩子先去按電梯,我換鞋子,他就去了,一進電梯就叫我抱,一路報到地下室車庫。

把他放在後尾座,我前面開車,路上,我跟他說。

我:"兒子,今天我們去跟老師和小朋友玩,不上課的。"

兒子:"哦,不用上課,去玩啊?

我:"對啊,早上媽媽送你去學校,下午奶奶來接你。"

兒子:"好的。"

第一天

很多寶貝第一次跟父母分離,幼兒園裡哭聲一片,媽媽也淚流滿面,滿懷的感傷,滿眼都是斷橋離別式的苦情戲,只有經歷了,才知道,絕不是誇張,是真切的內心感受。

我把兒子送到幼兒園,老師把寶寶的用品接過去放好,我剛好一個電話來,接電話時,老師已經把孩子拉進去了,我還沒來得及跟他打招呼。

然後,「哇」的一聲,哭聲響在耳邊,如雷貫耳,聽到小寶在裡面哭著要媽媽。

那一瞬間,我的心一顫,淚水在眼眶了打轉了一下,我努力忍住了,沒讓眼淚流出來。老師說:「你回去吧,沒事的,把孩子放心交給我們。」

拖著沉重的步伐,依依不捨地離開教室,彷彿這一切像是在演戲,卻又如此逼真,我心裡安慰自己:沒事的,沒事的,孩子一定要學會長大,學會獨立,學會自己走這條路,相信老師,相信自己的孩子。

這一天,過的異常漫長,因為這樣的等待與期盼總是讓人心急如焚。

接送孩子的時候,看到孩子早已在等待家人。孩子看到爸媽的一刻,「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那一刻的心像被針扎,無比疼痛。但我還是強顏歡笑來面對孩子,因為這樣才能讓孩子的情緒平復的更快。

「孩子初上幼兒園的前三天」,看完這位媽媽的日記淚流滿面

第二天

早上吃完早餐,我讓兒子背上書包,我說媽媽去上班,順便送你去上課。

我:"兒子,開門,換鞋子,我們出發了。"

兒子:"媽媽,要去上課啊?"

我:"恩,是的。"

兒子:"媽媽,不去上課好嗎?"

我:"好的,不上課,我們去玩,去KOKO老師那裡玩。"

兒子:"哦,好的。"

到了學校,兒子第二天去上課,可能已經有了一種心理陰影,又要到幼兒園了,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又開始哭起來了。

兒子:"媽媽,你幫我換鞋子。"

我:"好,我幫你換鞋子,換好鞋子跟老師進去。"

我看到他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我:"換好了鞋子,小寶,跟老師進去吧。"

兒子:"不要,我要媽媽陪5分鐘。"

老師:"好,那媽媽在這裡陪你5分鐘,5分鐘後你跟老師進去,好不好?"

"好。"兒子哭著說。

5分鐘到了

老師:"凡,時間到了,我們要進去了,媽媽要去上班了。"

老師把小寶抱過去。

兒子"哇」地哭出聲來:「我不要老師抱,我要媽媽,你放我下來,我要媽媽。」

我直接出去了,因為我多待一秒,他就哭得更厲害。

快步下樓,今天我的情緒似乎比昨天好一點, 此時我想起著名的教育家約翰·洛克的一句話:兒童應該受到良好的教育,這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責任,也是他們關心的事,而且國家的幸福與繁榮也靠兒童具有良好的教育。

我決定要對孩子放手。雄鷹遲早要學會飛翔,要離開父母。不要因為母愛束縛了孩子成長。

「孩子初上幼兒園的前三天」,看完這位媽媽的日記淚流滿面

第三天

寶寶入園已經很乖了,因為他知道了要上學,他已經在努力適應這個環境了。

送寶寶到學校,他自己知道去鞋櫃拿他的鞋子去換,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換好了。

今天出奇地乖,居然唱起了歌,不哭不鬧見到老師說「早上好」,大聲跟我說「再見,下午來接我哦。」

後來連續幾天,狀態都挺好,沒有入園時的大聲哭鬧。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千萬不要低估了孩子。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塞德茲曾說過: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維形!

孩子成功地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我的堅持讓孩子也學會了堅持。

對孩子來說,家長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榜樣,一個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

孩子上幼兒園半個月了,明顯感覺到他的進步。他的語言組織能力,變得很好,能連起來說很多詞語。

他的邏輯思維,反應很敏捷了,他對事物的認知,色彩的判斷也很敏感。

很多行為都變得好,很多好習慣也在萌發。他開始懂得分享,懂得感恩。

「孩子初上幼兒園的前三天」,看完這位媽媽的日記淚流滿面

看到孩子的變化,我甚是欣慰,以前很多時候,我總是去干擾孩子想做的事,替孩子去完成本該他去完成的事,過分溺愛孩子。經過和老師的交流與溝通,我也開始慢慢學會了如何去愛孩子,如何去引導孩子。

記得曾看了一期《動物世界》,講述一個獅子家族的故事,看著母獅對幼獅的舐犢之狀,讓人心生溫暖。可當幼獅漸漸長大,母獅們便會毫不猶豫地將它們趕出獅群,逼得它們去獨立生存。離開母獅的呵護和照料後,在殘酷的自然界面前,幼獅們迅速地成長成了山野之王。而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何嘗不應當借鑒?

孩子蹣跚地邁出腳步摔跤後,他們便學會了大步前行;當孩子從高燒中退熱後,他們會變得更加身強體健;孩子從逆境挫折中站起後會更加意志堅定;孩子在困難與壓力中會更加體會父母的艱辛和對擁有的珍惜。

孩子儘早會長大,他們學會了照顧自己,他們用自己的視角看世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考驗,他們用自己的努力成就夢想,我們作為父母,不應為他們獨立做出的決定而過分擔憂,亦不必再為他們成長路上獨立的行動而多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