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種靈藥,遠離氣虛、高血壓、腎炎,效果不遜人蔘,價格低到不敢想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雖然寓意頗多,但從保健養生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人氣不足,氣虛,很容易感到累,有點懶洋洋,經常氣短、心慌、出虛汗。
氣虛百病生,尤其是女人,一旦氣虛,對身體危害更大。
中醫所說的「氣」,不是空氣、氧氣,而有特定的內涵,它是器官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的功能
氣虛血瘀是衰老的核心
冠心病、腦梗塞、腦缺血、老年性痴呆、慢阻肺都屬於氣虛血瘀的嚴重狀態,也是常見的衰老和導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療時,往往只重視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補氣的重要性。
氣虛是萬病之源,它會導致支氣管炎,哮喘,萎縮性胃炎,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心肌缺血,骨質疏鬆,記憶力減退,渾身無力,臟腑功能低下等。
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視補氣。
黃芪——補氣諸葯之最
價格卻很低
說到黃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一種藥物。
黃芪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的功能。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應用廣泛,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
黃芪又稱小人蔘,它的作用與人蔘相似,都是補氣的。但人蔘是大補,作用迅猛。而黃芪相對溫和,且比人蔘固表的作用更強,所以成為最常用的補氣葯。
那麼黃芪應該怎麼吃效果最好呢?
補氣聖品黃芪
4種實用的吃法
第一種方法
干嚼法
你就把生黃芪當瓜子一樣,放在嘴裡嚼著吃,黃芪的味道非常好,就像是一種豆香的感覺。
第二種方法
泡茶法
黃芪片5~10克,用沸騰的開水直接沖泡,蓋好泡10~20分鐘,當茶飲用,若想黃芪味出得更徹底,可反覆沖泡。
第三種方法
煮粥法
黃芪15克,党參10克,梗米100克,大棗30克,先將黃芪和党參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棗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適合女士食用。
第四種方法
烹飪法
若平時喜歡吃燒肉、燒鴨等,可以放適量黃芪,味道更獨特,還可以起到滋補作用,效果非常不錯。
便宜卻功效非凡的黃芪,是中老年人的必備良藥,從今天開始,就去藥店買一點回來備用吧。讓您遠離氣虛、氣短、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
老百姓都值得擁有的好藥材,讓朋友們也看看吧~
記得底部隨手點贊喲


※便宜又管用的經典好葯,多是10塊錢以內,好用又不貴
※菠菜加一物,變成了強心劑、化栓葯!冬天不吃,吃虧的就是你
TAG:7點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