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日;同時,也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值此因緣隆盛之際,玉泉禪寺為慶此吉日,將備傳統臘八粥,緣結十方善信。歡迎大家來過「臘八節」,參加臘八祝聖法會及歡度節日。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十方來,十方去。

臘八粥食料,為十方眾生共同發心所供,

緣此,嘗此臘八粥,

即得眾僧福田,又有諸佛加被;

故可調理身心,亦能植福延壽,吉祥如意!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佛教臘八粥的故事】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是由中國佛教徒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風俗。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曾經苦修六年,「日食一麻或一麥」,形容枯槁仍未得道。於是覺得苦行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便在尼連禪河中沐浴凈身,接受牧女難陀波羅供養的乳糜,在菩提樹下發願,終於以智慧解脫,並在十二月初八成道。

據此,漢地的佛教寺院 每年臘月初八都要予以紀念。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 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

也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栗、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 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滿足來寺院參加紀念法會的善男信女需要。有些信眾專門奔「粥」而來,認為臘八供養佛陀的粥吉祥,不僅自己食用,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

年復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由此而誕生了「臘八節」。

南宋陸遊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歡迎廣大善信居士前來恭祝聖會,歡度佳節,共沾法喜,同沐佛恩!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同祝臘八聖會 共度殊勝佳節

圖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出世間禪,正釋四相
餘二慧行,無量無作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