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不銷毀核武器就能和俄羅斯對抗?該國根本發射不了核彈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最近刻赤海峽事件中,烏克蘭和俄羅斯又鬧得一團亂。一種觀點是,如果烏克蘭當年不被銷毀核武器,就能夠嚇跑俄羅斯?這是胡說八道。聽薩沙說一說吧。
烏克蘭在獨立以後,以25億美元的代價以及更多的潛在援助為回報,銷毀了所有的核武器。
那麼,烏克蘭為什麼要這麼干?
說白了,完全是不得已為之。
烏克蘭既沒有使用核武器的能力,也沒有技術和資金維持龐大的核武庫。
烏克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蘇聯的西面門戶。
歷史上,入侵蘇聯或者俄羅斯,必須首先入侵烏克蘭。
烏克蘭的軍隊守不住,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就會面臨著極大的威脅。
所以,蘇聯時期除了在烏克蘭駐紮近百萬大軍以外,還部署了驚人的核武器。
烏克蘭獨立以後,曾經提供過本國核武器的數目,包括:176枚核巡航導彈、2500枚戰術核武器、1200枚洲際導彈核彈頭。
僅僅SS19和SS24洲際導彈發射井,在烏克蘭境內就有高達176個之多。
當年建造這些龐大的發射井,單價就要四五千萬美元。
1994年,俄羅斯、美國和烏克蘭在莫斯科簽訂協議,烏克蘭宣布在7年內全部銷毀核武器。
2001年,烏克蘭廢棄了最後一口洲際導彈發射井,宣布核武器廢除基本完成。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朝鮮、伊朗、伊拉克等國花費巨大財力物力製造核武器,過程極為艱苦。甚至連利比亞的卡扎菲,都曾經向中國表示過要購買核彈,價格可以由我們隨便開。
明明有這麼多核武器烏克蘭為什麼自毀長城的銷毀呢?
說起來,西方援助的25億美元雖然不少,但這些核武器總價也遠遠超過這個數。
烏克蘭發瘋了?
當然不是了,原因有這幾點:
第一,烏克蘭根本無法使用核武器
核武器不是二踢腳,隨便點火就能使用的。
在蘇聯時期,核武器的使用有著複雜的程序。
核心步驟和密碼,均控制在莫斯科手中。
發射期間的過程繁瑣,最起碼需要蘇共總書記和國防部長同時激活密碼才可以。
可以這麼說,在蘇聯核武器發射環節中,烏克蘭的基輔軍區只是執行環節,最多佔到百分之十。
也就是說,烏克蘭自己根本無法發射核武器,連發射密碼都不知道,核彈完全就是廢物。
同時,即便在烏克蘭境內的核武器操作人員,絕大部分也是莫斯科派來的中央人員。
脫離這些人,烏克蘭軍人根本也無法完成發射工作。
說白了,烏克蘭境內的核彈就是一堆廢鐵。
第二,烏克蘭沒有維護核武器的技術
烏克蘭的洲際導彈和核彈頭的生產工作,大部分由俄羅斯負責。
烏克蘭表面上也是核大國,其實它的南方機械廠只是負責洲際導彈的組裝和部分核武器零件的生產。
現在蘇聯解體,俄羅斯不提供幫助,依靠烏克蘭自己的能力根本就無法維護核武器。
核武器需要的必要零件,烏克蘭無法生產,俄羅斯又不願意提供。
甚至因為經濟不景氣,烏克蘭的南方機械廠幾乎解體,核武專家紛紛流散。
這樣下去,烏克蘭境內龐大的核武庫就是定時炸彈。
一旦核武因缺乏維護出現泄露,後果不堪設想。
切爾諾貝利事件差點整死的烏爾蘭。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反應堆發生了爆炸事故,輻射危害嚴重,短短15年之內就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核電站方圓30公里內的11.5萬多民眾被迫離家。
此事件後,烏克蘭老百姓對核泄露問題特別關注。
第三,烏克蘭沒有維護核武器的資金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經濟都幾乎崩潰,更不要說弱小的烏克蘭。
從1991年獨立到1994年短短三年時間,烏克蘭經濟縮水了三分之二。
當時烏克蘭軍人的工資都發不出,高達幾十億美元的武器被盜賣,直到今天也追不回來。
同時,烏克蘭政府外債高達100億美元。
這麼重的經濟壓力下,烏克蘭如何能夠維持核武庫的正常運行?
烏克蘭政府分析:核武器平時的維護和保養,就要吃掉烏克蘭政府三分之一的財政預算。
這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第四,烏克蘭已經不需要核武器
在當年烏克蘭看來,他們已經沒有敵人。
北約成為盟友,不會和烏克蘭敵對。
而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核武庫,根本不在乎烏克蘭有沒有核武器。
退一步說,烏克蘭即便有了核武器,能夠嚇倒俄羅斯嗎?
絕對不可能的。
相反,只有俄羅斯沒有核武器,而烏克蘭有核武器,這才能讓俄羅斯有所顧忌。
出於以上的判斷,烏克蘭最終決定銷毀核武器,因為根本就沒用。
除了烏克蘭以外,白俄羅斯和哈薩克也全部銷毀了蘇聯時期的核武器。
烏克蘭今天的困境,同是否有核武器無關。
如果烏克蘭常規武器足夠強大,是不會懼怕俄羅斯入侵的。


※將中國平民放在船上然後弄沉:南京大屠殺日軍各種殺人取樂
※雙魚玉佩、喪屍病毒還是普通的探險遇難?80年彭加木失蹤事件
TAG:薩沙 |